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将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下放给了县乡两级政府,致使县乡两级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肩负重担。受到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县乡两级政府之间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的责任分担会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本研究从政府间财政责任分担的角度关注县乡两级政府之间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的责任分担状况,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研等步骤,对江苏省内县乡两级政府学前教育财政责任分担的现状展开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的构建。论文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阐述研究展开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背景。其中,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产品理论、成本分担理论、教育事务责任与政府财力相对称理论。研究背景围绕学前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分担问题,分别呈现了国内整体情况、江苏省现状以及OECD各国的国际经验。第二部分:对江苏省三个典型县的财政责任分担情况展开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G县在“县政府牵头,乡镇跟进”的投入机制下,呈现出“以县为主”的分担特点;R县无论从专项支出还是财政支出结构来看都是以“县乡共担”的形式进行责任分担;Z县的“属地管理,两级财政”的财政体制则为其“以乡镇为主”的分担形式搭建了制度框架。三地的学前教育财政责任分担特点在责任主体、支出结构和分担动力三方面呈现显著不同的同时,也在管理体制、责任分担趋势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第三部分:从三个层面剖析影响县乡两级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责任分担的原因。条件因素涉及“经济与财力”;制度因素涉及“体制与关系”;主观因素涉及“认识与目标”。其中,条件因素是基础、主观因素是关键、制度因素是核心,三种因素综合作用并在不同地区的财政责任分担中分别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功能。第四部分:在原因解读的基础上,从环环相扣的分担原则、分担思路和保障条件三部分内容出发去尝试构建出系统、合理的两级政府间财政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