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咳嗽辨证与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rie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整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咳嗽经验,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咳嗽文献研究数据库》,探讨咳嗽的病因病机、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常见证候及主次症特征,以及名老中医治疗本病的用药配伍规律,为咳嗽临床诊疗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肺病数据库》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咳嗽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咳嗽的病因病机分布、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证候分布特征,以及名老中医治疗本病的方药配伍规律。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得到数据3579条,其中病因1854条、病机2179条、证候482条、中药610种、方剂482首。1建立了《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咳嗽文献研究数据库》。2病因的描述共计1854条,涵盖了15种病因,以外感(21.6%)、内伤(15.7%)、痰邪(13.3%)、热邪(11.9%)、风邪(11.9%)、寒邪(7.2%)、七情所伤(3.9%)、饮食所伤(3.5%)、燥邪(3.5%)、湿邪(3.3%)等常见;病机描述2179条,包含45种,以肺气不宣(25.8%)、痰热蕴肺(8.1%)、痰湿阻肺(8.1%)、肺气上逆(5.0%)、肺阴亏虚(4.7%)、脾气虚(4.5%)、风寒袭肺(3.9%)、肝火犯肺(3.5%)、肺气亏虚(3.1%)、肺热炽盛(2.9%)、肺胃不和(2.9%)、风热犯肺(2.9%)常见。3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病性证素以热(25.1%)、风(24.9%)、寒(17.6%)、痰(15.6%)为主;病位证素以肺为主,涉及肾、肝、脾、胃、表、心等病位。证素组合规律以三证素和二证素组合为主。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单一病性证素以燥邪、阴虚、气虚、热邪常见,病位以肺、脾、肾为主。二病性组合以风邪+寒邪、痰+湿邪、风邪+热邪、痰+热邪较为常见,病位在肺。4证候分布:共计证候482条,34个证候类别,频率在3%以上的依次为风寒束肺证(14.1%)、痰湿阻肺证(7.9%)、燥邪伤肺证(7.9%)、风热犯肺证(7.7%)、肺阴虚证(6.4%)、肺热炽盛证(6.2%)、肺气亏虚证(5.2%)、痰热蕴肺证(5.0%)、肝火犯肺证(3.7%)、阳虚证(3.5%)。5常见证候及特征:常见的证候为风寒束肺证、痰湿阻肺证、燥邪伤肺证、风热犯肺证、肺阴虚证、肺热炽盛证、痰热蕴肺证、肺气亏虚证、肝火犯肺证、阳虚证。采用Logistic回归结合频数分析,咳嗽的常见证候主次症如下:5.1风寒束肺证:主症:咳嗽、痰色白、痰清稀、脉浮、脉紧。次症:恶寒、流清涕、头痛。5.2痰湿阻肺证:主症:咳嗽、痰多、痰色白、苔腻、脉滑、痰粘稠。次症:倦怠、胸闷、渴不欲饮、烦躁。5.3燥邪伤肺证:主症:咳嗽、痰少、苔薄、口渴、痰粘稠、脉数。次症:烦躁、痰黄、痰难咳出、脉浮。5.4风热犯肺证:主症:咳嗽、咽痛、痰色黄、舌红、脉数、脉浮。次症:咽痒、口渴、流浊涕。5.5肺阴虚证:主症:咳嗽、口渴、咽干、舌干、痰少、脉细。次症:苔少、五心烦热、倦怠。5.6肺热炽盛证:主症:咳嗽、口渴、咽痛、咽干、苔黄、脉弦。次症:痰少、舌红。5.7肺气亏虚证:主症:咳嗽、倦怠、面色白、气弱、脉弱。次症:自汗、舌淡、痰色白。5.8痰热蕴肺证:主症:咳嗽、痰多、痰粘稠、苔腻、口渴、苔黄、脉数。次症:咽干、头痛、喘息、胸闷、胁痛。5.9肝火犯肺证:主症:咳嗽、咽干、口苦、脉弦、烦躁、胁痛、胸闷。次症:头痛、舌干、苔黄。5.10阳虚证:主症:咳嗽、畏寒、少言、痰清稀。次症:面色白、脉沉、头晕。6咳嗽的药物分析在治疗咳嗽的中药中,单味药物使用频率>15%的依次为:杏仁(48.1%)、甘草(43.9%)、半夏(27.1%)、茯苓(25.0%)、桔梗(24.2%)、贝母(23.9%)、陈皮(21.5%)、紫菀(21.4%)、黄芩(17.9%)、枇杷叶(17.8%)、麦冬(17.7%)、沙参(17.5%)、生姜(16.8%)、麻黄(16.8%)、桑白皮(16.7%)、川贝母(15.7%)、浙贝母(15.6%)等。7对证方药7.1.常见证候的方剂使用频率>10%和药物使用频率>30%的结果如下:7.1.1风寒束肺证:杏苏散、止嗽散、三拗汤、小青龙汤。甘草、麻黄、杏仁、生姜、半夏、前胡、桔梗、苏叶。7.1.2痰湿蕴肺证: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杏仁、生姜。7.1.3燥邪伤肺证: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杏仁、甘草、麦冬、枇杷叶、沙参、贝母、瓜蒌、桑叶、梨皮。7.1.4风热犯肺证:银翘散、桑菊饮。菊花、杏仁、薄荷、连翘、甘草、桔梗、桑叶、芦根。7.1.5肺阴虚证:百合固金汤、生脉饮。麦冬、甘草、生地、炙紫菀、熟地黄、杏仁、百合、浙贝母、贝母、地骨皮、天门冬、桔梗、知母、阿胶、白芍、鳖甲、川贝母、沙参、玄参。7.1.6肺热炽盛证:泻白散、麻杏石甘汤。黄芩、生甘草、桑白皮、桔梗、栀子、生石膏、贝母、牡丹皮、瓜蒌、茯苓、知母、麦冬、杏仁、地骨皮。7.1.7肺气亏虚证:补肺汤、沙参麦冬汤。白术、党参、甘草、黄芪、茯苓、五味子、炙甘草、半夏、陈皮。7.1.8痰热蕴肺证:清金化痰汤、麻杏石甘汤。黄芩、茯苓、麦冬、瓜蒌、生桑白皮、杏仁、栀子、陈皮。7.1.9肝火犯肺证:泻白散、黛蛤散、逍遥散。青黛、麦冬、龙胆草、海蛤壳、桑白皮、黄芩、贝母、知母、地骨皮7.1.10阳虚证:肾气丸、理中汤、二陈汤、半夏生姜汤。茯苓、半夏、陈皮、生姜、五味子、白术、附子、甘草、干姜、肉桂、山茱萸、白芍、熟地黄。8常见证候药对:甘草与桔梗、紫菀与款冬花、桔梗与杏仁、杏仁与百部、甘草与杏仁、前胡与甘草。结论1.咳嗽的主要证素,病位证素以肺为主,病性证素以热、风、寒、痰为主。2.咳嗽的证素组合形式主要是三证素组合,其中以风+寒+肺形式出现频率最高。3.咳嗽的常见证候有风寒束肺证、痰湿阻肺证、燥邪伤肺证、风热犯肺证、肺阴虚证、肺热炽盛证、肺气亏虚证、痰热蕴肺证、肝火犯肺证、阳虚证。4.各证型均可使用的药物有陈皮、杏仁、麦冬、甘草、百部、桔梗、款冬花、前胡、桑白皮、紫菀等,其中甘草与桔梗、紫菀与款冬花、桔梗与杏仁、杏仁与百部、甘草与杏仁、前胡与甘草,常可配伍使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出现了许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置企业社会责任于不顾的现象,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屡屡频发,严重动摇了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
随着石化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作为给料来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这也是实现未来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生物质的烷基葡萄糖苷
制造业是浙江省工业经济的支柱,而浙江省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有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对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研究尤为必要。以往的研究认为产业集聚能够产生规模经济,带来经济效益,但
入关前满族社会风俗是从肃慎至明代女真沿袭千年及不断完善的结果,是这民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历史结晶,是清朝社会风俗形成的前身。入关前社会风俗,婚俗由遗留的多妻子制、收
目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ASGPR),又称半乳糖受体,是单一表达在肝实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ASGPR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半乳糖残基或乙酰氨基
视错觉以别具一格的灵动创意与构成课开拓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视错觉存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怎么利用视错觉原理来进行设计创意,体现出独特的形式美,使设计更富有创
新能源及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变流器接入电网当中,改变了传统电网的结构,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时电网的一些异常情况也给并网变流器带来巨大影响。由于受到
目的对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跌倒情况进行纵向追踪调查,了解其跌倒发生现状,通过量性与质性研究相结合深入探讨影响孕妇不同孕期跌倒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个性化的防跌倒方案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孕期跌倒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方法本研究分为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量性研究:分别选取在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40医院及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三所医疗机构产科门诊首次
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城市电网中有着巨大的应用。从配网自动化的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出发探讨配网自动化系统如何完善,如何在城市电网中发挥更强的作用。将技术、设备、人力配
榜样一般是指公众效仿和学习的先进典型,榜样教育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法,也是人们倡导社会习俗、继承生存技能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榜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