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比较评价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 excision,TME),双吻合器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的应用,直肠癌在根治手术同时可以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目的。目前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率占70%以上[1]保留肛门手术后排便功能的康复,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保肛手术的质量及意义评价。从2005年9月开始,我们对低位直肠癌在TME基础上进行保留肛门括约肌(sphincter preserving operafion,SPO)手术,并分为两组:低位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组与超低位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对两组的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低位Dixon手术与超低位Dixon手术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情况差异,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对保肛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有参考价值,同时介绍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康复措施。 方法: 对于纳入研究标准的86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分为低位Dixon手术组和超低位Dixon(吻合口距离齿状线小于2cm)手术组,两组性别,年龄,肿瘤距离齿状线距离,肉眼分类,肿瘤长径,侵犯肠管环周度,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站别,Dukes分期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用徐忠法的五项10分标准比较两组的肛门控制力,便意及排便觉。 结果: 超低位Dixon手术与低位Dixon手术比较肛门控制力没有明显差异,排便感觉,便意与低位Dixon手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超低位Dioxn手术术后排便功能差于低位Dixon手术,排便感觉和便意需要进行康复训练。超低位Dioxn手术与Miles手术相比仍然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施行保肛手术是值得推荐的。
其他文献
目的: 制作脂肪管模型模拟人体骨骼肌脂肪的分布状态,解释骨骼肌1H—MRS中脂峰的形态特征、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测定3T场强下,骨骼肌代谢物的驰豫时间值,以水为内部参照,实现
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师应该依据课标,依托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创新。现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创新进行探讨。  高中物理 教学策略 设计与创新  高中新课程改革使高中物理教学 进入了“一标多本”的时代,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任务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因此,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师应该依据课标,依托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创新。现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创新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