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QoE的立体视频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2004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立体视频传输系中,用户关注的是终端立体视频的感知质量。立体视频数据量巨大,编码结构复杂,网络传输中的数据丢包、延迟和抖动等都会降低终端视频质量,所以立体视频的可靠性传输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的传输技术更加关注网络传输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没有综合考虑视频的特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面向QoE(QualityofExperience)的立体视频差错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立体视频传输系统的总体框架,对其服务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了面向QoE的立体视频传输系统框架。系统包括立体视频编码、QoE服务质量映射和面向QoE的差错控制三个部分。QoE服务质量映射包括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和立体视频帧重要性区分模型,可以实现立体视频QoS到QoE的映射;面向QoE的差错控制结合视频内容重要性对编码码流进行不等错误保护,以实现尽量提高终端视频感知质量的目的。其次,建立了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通过分析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和网络特性的关系,根据立体视频的运动矢量信息、视差矢量信息和网络性能参数,再结合终端的错误隐藏技术和解码技术,在编码端建立了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可在编码端估计特定网络条件下的终端立体视频质量,当用MSE表征失真时,平均预测误差为4.16%,当用PSNR表征时,平均预测误差为0.93%,表明模型可在编码端精确估计终端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实验结果证明,模型适用于不同运动剧烈程度和视差大小的序列,能够精确预测终端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且具有较好的估计精度。然后,在传输失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立体视频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及左右视点不同的错误扩散特点,结合递归思想在编码端建立了帧重要性区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适用于不同运动剧烈程度和视差大小的立体视频序列,可在编码端准确估计各帧对于终端感知的重要性,实现视频的QoS到QoE映射,以量化的标准评价视频的感知质量,为不等错误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最后,研究了面向QoE的差错控制技术,以立体视频帧重要性为标准,提出了一个QoE优化的不等错误保护算法。算法根据帧重要性模型的结论,将立体视频流进行等级服务划分,对可自然恢复的视频不进行差错保护,其它的视频流根据重要性等级分配相应质量的冗余比特。在提高立体视频的QoE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网络开销。
其他文献
解质点运动型问题时,经常会碰到"求当时间t为何值时,动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问题.实际解题时,若能根据题意,执果索因,分类讨论,然后根据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等相关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别从提升服务水平以增强后勤服务育人的感染力,创新服务平台、提高后勤服务育人的实效性,构建育人文化,提升后勤服务育人的
基于中国国家和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5.7、5.6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并利用IRIS提供的远震记录深度震相(P、PP、SP)进一步确
针对河北省花卉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河北省发展花卉业的外部环境、发展趋势和内在的优势资源,提出了提高认识、制定扶持政策、依靠科技、培育龙头、完善市场体系、
<正>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厅消息,《新疆煤炭资源开采天然核素放射性限量》地方标准于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实施将促使煤炭企业减少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文章论述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技术、安全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
<正>医学统计学是预防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掌握医学统计学知识,有助于研究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4]。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对于全日制科学和临床学位研究
本文代表着俄罗斯目前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看法和对21世纪战争特点的预测,认为所谓“非接触战争”的突出特点是“有选择打击的战争”,这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远程精确打击
本文基于关联习得理论,探讨了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结合4个实验的结果,发现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呈现倒U型。相比于低模糊度的产品展示,中等模糊度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