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居民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起到显著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因此,研究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以地方政府为主,本文选取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核心地位的福建省为研究对象,这对推进福建省经济发展和海西建设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财政社会保障水平现状进行定性分析,分别介绍福建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特点、水平和弹性,经过数据分析发现福建省社会保障存在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支出水平较低、城乡差距大、政府职责不明确和筹资机制不规范等问题。本文还分别对福建省城镇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对消费、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后,发现无论在福建省城镇还是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出作用,但影响效果较小。 针对福建省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实证回归得出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支出促进福建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扩大覆盖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支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明确政府职责,健全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筹资机制,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