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土地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载体,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兴衰与区域的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热点之一.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及评价的研究实质上是研究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所引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协调问题.本文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深入讨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因、规律、影响因素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议和意见.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该部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作了界定,即①提高土地的经济功能和负荷能力,力争获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收益;②在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③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④充分考虑城市现代化过程功能的扩展,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发展趋势.同时,文章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合理利用、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随后回顾了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和相关理论(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理论、城市增长理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等)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时空上的规律和影响要素进行分析.解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为什么形成,怎么形成和形成规律的问题,为下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准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源动力主要包括聚集效应、土地产权和要素替代,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源动力的作用机制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在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规律过程中,文章就单核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分别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城市化规律总结了城市土地集约状态的时间演变规律.另外,文章的该部分还就人口、产业结构、环境容量和历史遗产及社会文化等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六章,剖析并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两个目标层和一个指标因子层,即主目标层、子目标层和指标因子层.主目标层包含城市土地利用基础条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因素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四个部分;其中,城市土地利用基础条件包括城市土地利用自然条件和城市土地后备资源两个子目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包括城市土地负荷状况和城市用地结构两个子目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因素包括城市人居环境和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两个子目标,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含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一个子目标;在子目标层之下,又包含了城市地貌状况、土地后备资源保证度、城市地均容积率等三十个指标因子.该部分并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选取做了详细的说明,同时还概述了评价技术路线.  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该部分列举并分析了现代及当代城市建设进程中国内外几个重要城市(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前苏联的莫斯科、法国巴黎以及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案例,并就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及实施的政策措施的建议和意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总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宏观的、微观的、静态的、动态的各种影响因素的自身特征、发生环境、作用机制、影响规律等相当复杂,本文只是对该领域研究的一次粗浅尝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领域尚有许许多多的课题等待发掘和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学位
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党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个主题,专门研究和全面部署了面向新世纪的党史工作。省
当前,各类开发区、创业园、中央商务区风行世界,功能区一词更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战略规划和工作报告中。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由功能区域
中共十六大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目的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宏伟目标的达成,必须靠各级
对大同忻州窑矿、开滦赵各庄矿具有冲击倾向性煤体试样的扫描电镜(SEM)及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冲击煤的显微组分、细观结构特征;并且通过对SEM数字图像和载荷位移关系的分析,
如何保障未来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加收入,将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两个长期存在、需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和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生物医学科学专业融合生物科学和医学课程并建立学科课程模块教学体系.生物学模块(2)课程以医学遗传学为主体内容,整合胚胎早期发育及干细胞等发育生物学相关内容,在为社会培
《红河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红河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的税收将面临着许多变化和挑战。税收体系将更加复杂,税收也将日益国际化,税收竞争更加激烈。税收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建立与之相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近年来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合计达到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