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县域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教授们的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然而,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县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却遭遇着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了解欠发达县域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况,笔者选择了苏北地区连云港市灌南县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访谈等方法对连云港市灌南县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以生态观照的方式对连云港市灌南县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反思与分析,并就教育生态优化视野下县域中小学音乐教育重构提出建议与构想。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笔者着力于本研究的背景陈述、研究思路及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探索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走过的发展历程,呈现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当下国内外生态学范畴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展和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与生态学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一部分是对连云港市灌南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凸显该县域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设备、课程设置、教师概况、课堂深描四个方面的教育现状。第二部分是从生态学的视域下对连云港市灌南县中小学的音乐教育问题进行剖析。第三部分是针对连云港市灌南县中小学音乐教育生态学中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树立生态教育理念、丰富音乐教育生态资源、开发生态型音乐课程和重建生态音乐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最后是研究结语,意在惟有建立生态化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回归生活世界,重视儿童生命成长体验,才能实现音乐教育大美立人的使命追求。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常会在运动、认知、性格及情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这种个体行为差异的神经基础尚不清楚。目前对这一问题的探查已经成为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握力、词汇能力及流体智力分别是评估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认知能力水平的典型行为指标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结构和功能磁共振影像技术并结合弹性网预测模型对握力、词汇能力及流体智力行为差异的神经基础进行研究,揭示大脑结构和功能与行为之
目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患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风险,同时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参与AAV发病,MIF是否与血管炎患者合并心脑血管事件(Cardi
目的:探究BET蛋白抑制剂I-BET151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建立C57BL/6(H-2b)→BALB/c(H-2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2.移植后第21天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定期注射I-BET151药物和药物溶剂;观察两组小鼠生存、体重情况并记录cGVHD评分。3.移植后第30、45、60天,取小鼠肺
由于我国铜、黄金、白银资源产量和消费量稳居世界首位和铜矿资源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大量进口铜原料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铜矿石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铜富矿日益减少,低品位铜矿占比日益增大。此外,金银多以伴生的形式赋存,形成了多种以铜、铁、硫为主体的伴生金银矿床,这类矿床的最大特点就是含金银品位低,尤其是云南大红山铜矿伴生金银品位极低,其原矿石含铜0.4%左右,含金为0.09g/t左右,含银为0.9
G-四链体是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是由富含G碱基的核酸序列通过Hoogsteen氢键形成。这些富含G碱基序列与端粒、端粒酶、以及许多启动子区域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该领域的研究。除此之外,这些G-四链体可与各种蛋白质因子相互作用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由于G-四链体在生物体内重要的调节、监管功能,G-四链体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目前发现了许多小分子可以通过稳定细胞核中
目的通过对呼和浩特市2017.1-2019.3新确证HIV感染者的相关数据特征、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分析,了解呼和浩特市新确证HIV感染的流行特征、CD4+T淋巴细胞基线水平、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关系及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为我市早期发现HIV感染者、降低HIV传播、加强随访检测,以及及时地提供抗病毒治疗、提高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时序大范围的植被变化体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黄淮海流
为了研明下垫面性质改变对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阐释地表温度变化的物理机制,准确预报地表温度的变化,本文首先利用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观测场裸土和水泥两种下垫面类型冬季气
感热通量是地气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地表感热通量对于了解大气运动及局地气候特征的形成机制十分重要。近年来,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显著改变了下垫面类型,从而导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km×1km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2016-2018年MODIS云量产品,2016-2018年气象站云量、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的站点数据,结合起伏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