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医护理新技术“醒神解语”操的临床应用,观察其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推广中医护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也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醒神解语”操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及效果评估。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0月入住太原市某中医院脑病科的住院患者,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使用研究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评估,然后分别入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在护理干预4周后再次对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运用SPSS 22.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文化程度、卒中类型、卒中次数及喂养方式方面,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2)洼田饮水试验(WST)及其效果评价。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WS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4周的护理干预后,对比组间干预后WST等级评定、组内护理干预前后的WST等级评定,观察组等级评定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洼田饮水试验疗效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S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4周的护理干预后,对比组间干预后SSA评分、组内护理干预前后的SSA评分,观察组SSA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特异性吞咽障碍生存质量评估(SWAL-QOL)。在进行护理干预前,两组SWAL-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4周的护理干预后,对比组间干预后SWAL-QOL评分、组内护理干预前后的SWAL-QOL评分,观察组SWAL-QOL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研究中的两种康复方法均能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但“醒神解语”操的效果较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的效果更为显著。2.“醒神解语”操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