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现实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体育思想的匮乏,而体育思想的匮乏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体育本质认识的不足。因此,对体育本质的探究是体育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现状中长期存在着的概念的窠臼、体育的失落与发展的僵滞等弊病,更使体育本质研究在其重要性之外显得更为必要而紧迫。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在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指引下,以西方哲学中的游戏说为理论基础,将游戏视为体育本质的一种研究视域,从竞技、观众、规则、荣誉和自由五个方面逐步深入的展开对体育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竞技是在游戏视域下对体育本质进行哲学解释的一个起点。抽象的竞技从动物竞逐到社会竞争、再到社会竞争意识的形成及其常态化的发展过程,具象化在体育中,则相应的体现为从动物性身体对抗到技术化身体对抗、再到战术化竞技与竞技观念实在化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形式上看是对体育中竞争本质的抽象与遮蔽,实质上则是对体育中竞争本质的渗透与升华。观众是体育本质不可或缺的主体存在。现有研究过多的将观众视为体育过程中的看客而非主体,实质上是对观众主体性及其自我尊严的蔑视。因此,对体育本质的认识需要转变对观众身份的认同,将他们视作体育中有着鲜明自我尊严的主体存在来看待,在认可的前提下给予尊重,而这也是对观众个体自我尊严的一种承认的体现。规则是体育本质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体育本身额内在发展需求。规则在体育中的运行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界限,一方面体育需要构筑起有着明确的时间界限的、自身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体育也需要表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着的历史过程,具有可重复性。同时,规则在体育中的运行还需要得到体育参与者的普遍认同,由此确立的体育参与个体间的平等性,也体现了体育本质的公平性特征。荣誉是体育之于人的象征性存在,也是体育本质的一种象征性体现。金牌战略的异化源自被工具化了的荣誉观对体育本质的背离,体育中的荣誉应当摒弃工具化的束缚,在深化竞争意识的同时淡化竞争的符号价值。在体育过程中,竞技能力是荣誉得以创造的基础,规则意识的内化是荣誉产生的前提,符号化的表征与利益的赋予则是荣誉的一种客观化的显现。自由是体育中人的自我实现,也是体育本质所追求的根本目的所在。体育中的自由应当是人的内在冲动力在超越外在束缚后逐渐生成的一种自由意志。这种自由意志在人的理性认识的渗透下逐渐成为一种有原则的、规范化了的理性意志。约束使体育中的自由感受成为可能,而自由提供的对未知界限的空间感,则是自由赋予体育中的人最核心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