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八年级学生在物理实验情境中理解与提问质量的关系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raesser等人通过对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提问的研究提出了提问的一般模式,即当学习者感受到由于认知冲突导致的认知不平衡时,问题就会产生。不同深度的认知冲突产生不同质量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提出是检测学习者深度理解的良好的试金石。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所提供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与现象和器具的接触中,积攒丰富的感性素材,为物理概念、原理的学习和理解铺设台阶。学习者在形象、具体、互动、可操作的物理实验中,是怎样实现对实验的理解的?不同的理解有什么特点?当学习者在实验中遭遇理解障碍时,怎样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有何特点?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反映学习者对实验的理解水平?为了了解当前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理解与提问的情况,进行理解与提问的关系研究是有必要的:其一,Graesser等人的研究仅局限于语篇,本研究是理解与提问的关系在物理学科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从而拓宽了研究范围;其二,物理是一门以理解为基础的学科,探寻学生理解和提问的关系及规律,为物理实验的教与学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本研究以热水喷泉实验为访谈工具,对农村八年级学生关于物理实验的理解深度与提问质量的特点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①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特征及状况;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特征及状况;③学生的理解水平与提问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村八年级学生的理解是建立在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被试在理解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实验的结果,同时也关注实验的过程,被试在对现象做出解释时,会把结果与过程结合起来寻找答案;被试对信息对象选择注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被试的理解深度。(2)农村八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遍及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但大部分问题都是比较肤浅的,被试缺乏必要的提问技能,不懂得如何提问。(3)农村八年级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水平与提出问题的质量无关,问题质量的好坏不能诊断被试对实验理解的深度,提问不能成为促进被试更深层理解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仅仅是在物理学科领域针对学生实验做的一次探讨,其研究对象也只是农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因此结论的推广需进一步检验。
其他文献
对《锅炉定期检验规则》(99版)的执法依据、性质、结构、适用范围、检验种类、检验周期、检验程序、检验内容、检验资格、检验方案、检验体系、使用单位、缺陷判定、检验结论及检
工业锅炉耗煤巨大,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本文从燃烧供应,燃烧式况组织,燃烧方式采用和个方面,探讨了工业锅炉的低污染燃烧技术,同时,讨论了工业锅炉的节能技术,并分析了降低煤耗对减
上海新光内衣染织厂为克服锅炉排放烟尘超标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节约能源,于1988年通过引进技术对本厂二台抛煤机炉进行了综合改造,采取了增设斜拱;改链条炉排为鳞片式炉排
西班牙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报告称,通过对巴塞罗那市7至10岁的小学生研究发现,暴露在高水平的交通空气污染中与认知程度低之间存在关联。同样12个月内,在空气污染程度较轻的
新闻事实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市职业教育异常火爆,本地学生中要求进入职校求学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全市职校在校生达2354名.该市的信息技术学校、外国语学校、嘉兴市服装学校、农
期刊
目前,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重要地位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状况是不对等的。本文首先采用文献查阅法分析道德社会化的含义、特点、形成过程及支撑理论,结合哲学否定之否
根据赣抚平原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阐明了该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并提出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尤为重要,同时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拘泥于课文分析、练习解答中,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会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旁肝组织进行了铁蛋白测定。结果表明,癌组织中铁蛋白阳性率为52.5%,而癌旁肝组织铁蛋白阳性率为90.0%,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原发性肝细胞
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公民要想适应未来的社会,必须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新技能。高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