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变换-等离子体反应系统降解甲苯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ouji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VOCs的代表物质-甲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向变换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协同,研究放电过程中系统热量分布及各参数对甲苯降解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空管和添加催化剂反应系统使用流向变换前后对甲苯降解效果的影响,为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中考察了放电参数场强、频率和运行参数换向周期、接地极匝数、气体流速对反应系统温升(△T)与能量密度(SE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向变换周期为8min、场强为13.1kV/cm、频率为150Hz、接地极匝数为7匝、气体流速为14cm/s的条件下,△T最高可达187.3℃,SED最高可达284.4J/L。放电区△T最高,出口处最低。放电区△T随时间逐渐升高,蓄热段△T随流向变换发生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和反应系统的变换周期一致。△T、SED均随场强、频率、接地极匝数增加而升高,而随着气体流速增加逐渐降低。△T与SED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温度越高,注入反应器的能量也越多。开展流向变换-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系统对甲苯降解效果的研究。包括放电参数和运行参数对系统温升、甲苯降解率、去除量、放电能量密度以及能量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系统温升、甲苯降解率、去除量、能量密度均随场强、频率、接地极匝数的升高而升高。能量效率随场强、频率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接地极匝数的增多,呈下降趋势。(2)随换向周期的延长,甲苯降解率、去除量及温升均呈下降趋势,对放电能量密度与能量效率来说,换向周期延长,能量密度降低,能量效率略有升高。(3)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随气体流速的升高,甲苯降解率、温升呈下降趋势,去除量呈上升趋势,能量密度随气体流速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能量效率呈上升趋势。(4)随初始浓度的升高,甲苯降解率和反应器温升呈下降趋势,绝对去除量明显上升,系统放电能量密度下降,能量效率上升。流向变换-等离子体反应系统在空管与协同催化剂的情况下降解甲苯,讨论了在不同场强与不同频率的条件下对甲苯降解性能的影响,包括降解率、去除量、放电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并对产物O3的生成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红外分析仪和GC-MS对气相副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空管和添加催化剂的反应系统来说,流向变换-等离子体反应系统有利于甲苯降解率、去除量的提高。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加流向变换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密度,且在场强较低时,有利于能量效率的提升。使用流向变换技术后,O3浓度明显降低,大大提高了分解O3的能力。通过对尾气中副产物的检测发现,与未使用流向变换技术的反应系统相比,流向变换-等离子体反应系统不仅提高了分解O3的能力,而且使甲苯降解更完全,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该次实验对象为60名护理人员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分组化(每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护
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而是帮助儿童完成规则意识、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转变,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
报纸
目的 探讨胃肠道浆母细胞型淋巴瘤(plasmablaslic lymphoma,PBL)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发生在胃肠道的浆母细胞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
针刺对中风病的疗效已得到大量临床实践研究的证实。本文从对中医传统的再认识和发展,针刺对中风病人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脑血流、脑电图、血液纤溶系统、血液生化、氧人谢
金属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本论文采用机械合金化与电场压力激活辅助烧结工艺(Field Actived and Pressure Assit
根据NCBI基因数据库提供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叶片cDNA和DNA为材料进行PCR扩增,
1.泌乳素受体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江西医学院一附院关晏星等进行了如下研究:①血清泌乳素与乳腺癌临床、病理预后关系;②建立了稳定、可靠、灵敏的乳腺癌泌乳素受体放射配
<正>对于人体液、排泄物及组织样本中特定细胞(如癌细胞)的准确识别检测及分离对于癌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癌细胞与其它生物组织的在形态及生物
会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