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ArachishypogaeaL.)是山东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年来在莱西花生研究所种质基地发现一种花生叶部病害,为明确病原菌种类以及相关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敏感性,实验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并通过ITS序列和EF1-α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引起此花生病害的病原菌为Alternariaalternata。后续对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52℃;最适生长pH值为7,在偏碱性、光照环境下适宜生长;对乳蛋白和苯丙氨酸两种氮源的利用率最高,碳源利用方面,对乳糖和甘露醇的利用率最高。孢子萌发情况与菌落室内生长相对一致。在30℃,pH值为8的环境下孢子萌发率最高。在室内进行的17种杀菌剂的筛选,筛选出7种对病原菌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药剂。蓝粉对病原菌的EC50为0.23mg/kg、除菌酯6.04mg/kg、春雷王铜0.0006mg/kg、苯醚甲环唑0.00006mg/kg、琥胶肥酸铜0.0000008mg/kg、嘧菌酯0.0000054mg/kg、腐霉利1.58mg/kg。其中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琥胶肥酸铜的EC50在7种药剂中相对较低,且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本实验的研究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防治参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