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opty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成熟。这一技术的成熟使一些器官功能几乎丧失的病人看到了重获新生的希望,即通过人体器官移植技术获取新的器官从而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但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器官供体数量远远少于需求量,面对人体器官如此巨大的需求量使得犯罪分子感觉从事买卖人体器官的行为具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有利可图,所以不惜一切代价,铤而走险,造成器官移植市场中非法买卖人体器官的现象丛生。随着买卖人体器官的发展愈演愈烈,甚至产生了盗窃人体器官、杀人后取其器官、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等非法案件的发生。所以近年来人体器官犯罪已经在世界上呈现出其迅猛增长的发展趋势。为了打击犯罪,《刑法修正案(八)》增设本罪,使我国跨出了在人体器官犯罪方面的一大步。但是由于法条对本罪仅设定了简单罪状,仍有许多地方尚需考量。这也使得学界很多学者争相讨论。对此,本文通过研究和对比学界各种观点,分析法条自身规定,并对本罪犯罪构成及本罪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争议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图书馆以及互联网中的著作、期刊、学术论文等,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现状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案件中的疑难问题,参考国外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力求对实践中遇到的适用疑难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通过考察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大小,分析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犯罪既遂、被害人对伤害的承诺是否有效、应给予怎样的刑罚等问题,并就相关立法提出完善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提出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对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的犯罪构成特征进行论述,并逐一理顺我国目前已有的关于器官移植问题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其内容规定。第三章介绍本案案例被告人王海涛纠集被告人张松、徐昊、孙峰,组织他人出卖活体肾脏一案,提出本案争议的要点,即该罪既遂的认定究竟是以组织出卖的行为完成为标准?还是以器官的实际摘出人体为标准;被害人对伤害作出的承诺是否有效;案例中对朱其瑞经被告人招揽后又自行离开的行为如何认定。第四章对第三章提出的争议问题针对学界学者所持不同的观点,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结合理论及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提出笔者的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发现纳米技术在疾病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纳米探针等等被不断研发利用。其中,内涵体/溶酶体逃逸技术因为其独特的溶膜性质,对纳米体系诊疗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环境背景。它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政治环境、经贸制度、市场准入、要素流动、法治建设、文
在当下的中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万马齐喑”的氛围让师生倍感压抑,尽管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读了上百篇文章,却让他们在阅读中倍感乏味,在课堂上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下,一篇篇鲜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习古诗词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2016年起“部编本”语文教材在部分地区开始使用,值得关注的是,新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研究“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特点,进而优化初中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与加强品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广告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在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通过阐述广告业对制造业、服务业的作用,
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和世界海鲜消费。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与名义GDP的2万亿美元。在中国国内市场的机遇国际焦点。这个饥饿的国内市场将为世界各地的不同公
本文试图深入分析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所规定的人体器官移植犯罪及其认定,探讨对该类犯罪的刑法规制缺陷,以期推动我国对该类犯罪进行打击的力度。基于此,本论文分为四章,
如今,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崛起,尤其是以手机为代表、以QQ、微博、微信等APP为载体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企业员工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产生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国家对水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污水处理的控制过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最初的手动控制逐步发展到半自动控制和现在的全自动控制,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设为试验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