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于旧建筑更新领域内具体建筑类型的专题研究,把中小城市普遍存在的旧工业建筑在城市更新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主体是泉州城内大量存在且出现功能性衰竭的晚近工业遗产,研究目的是试图保护具有遗产价值的晚近工业建筑,并寻找与泉州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历史文化相吻合、可持续再利用的更新途径。泉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城镇体系、城市结构、空间形态、建筑风格等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及物质环境正悄然地发生着重大改变,这一切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持续下去,加之工业时代遗留在古城内的历史遗存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发展带动城市职能及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加上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所引起的局部土地功能的变化,这一系列的转变与工业建设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冲突。工业建筑遗产与其他历史性和非历史性旧建筑物相比,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建造方式和美学价值,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体量大,拆除或新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从而成为建筑资源再利用中可操作性和自由度较大的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对其再利用方式、方法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分析和介绍泉州晚近工业及其建筑的历史发展,选取几个遗产规模完整,具有重要影响的工业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着重从保护和更新设计两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提出适合泉州工业遗存保护和更新的理论指导、评价体系、设计方法、实施策略,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力图呈现出一个符合泉州城市发展现状的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再利用蓝图。泉州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需要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的指导,构建一个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文进一步深化协调的全新城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