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大铜器的调查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c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郏县大铜器,民间俗称打铜器,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地区,是我国打击乐器的典型代表,按传统音乐分类属民间锣鼓乐,为典型的且兼具北方特色的清锣鼓乐。历史由来已久,对于其起源有着众多传说,但并未有明确记载。表演形式主要以鼓、铙、镲、锣等乐器进行合奏,声音宏大,因此有“中国最响亮的打击乐器”之称,其后又加入舞蹈元素,形成集音乐、杂技、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民风一方情”,郏县大铜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在民间流传已久的民间风俗,郏县一直保留着爱打铜器的习惯,其生成发展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当地群众之中,是郏县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之其节奏鲜明、曲牌繁多,表演时气势磅礴,恢弘壮观,敲打较为容易,便于人们平时休闲娱乐和节日表演,故广受民间百姓喜爱,有深厚的群众性。其诞生至今几经坎坷,2008年郏县大铜器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兴起一时可仍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故亟待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和进一步调查研究。本文以郏县大铜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整体关照。首先对郏县大铜器的生成与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出大铜器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试图明晰郏县大铜器的历时传承和现时发展,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接通”历史与现在,构建立体式研究。郏县大铜器的现时形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漫长历史的沉积、社会的支持以及个人的积极推动,这三方力量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下造就的。其次,分析郏县大铜器的音乐本体,从主奏乐器、乐队编制、曲谱与曲牌这几个方面展开,着重分析了曲谱记谱方式和曲牌连缀规律。紧接着,阐述郏县大铜器在当今社会的现代变迁并探究推动其变化的深层原因,发现其流变具有历史必然性。最后剖析其音乐表象下的文化内涵,分析得出其符合传统音乐的思维方式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给郏县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鉴于郏县大铜器有着如此丰富的音乐本体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故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戏曲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京剧,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中国最具特色的戏曲剧种。就本文来看,京剧风格声乐作品的概念由京剧和中国民族音乐结合而成,它作为时下流行的一种新型音乐形式,被称为京歌,相比京剧和中国民族声乐来讲,京歌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更加喜闻乐见,因此,它的传播范围也更为广泛。那么本文将通过笔者学业音乐会上所演唱的三首作品《故乡是北京》、《粉墨春秋》、《梅兰芳》来进行分析,由
学位
樊粹庭和陈素真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是豫剧改革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两人的合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合作的前因后果;结合樊粹庭编导、陈素真主演的代表剧目,探讨两人建构的合作模式以及带来的影响。绪论部分,界定了以樊粹庭和陈素真的合作模式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概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综述研究现状和该研究范畴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分析樊粹庭与陈素真达成合作的原因。从宏观的时代角度出发,社会思潮和审
学位
目的 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诊断、临床治疗及相关疗效,以明确病例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眼科的54例(55眼)感染性眼内炎病例,按病因分为外伤性眼内炎、内眼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和感染性角膜炎。54例(55眼)病例中。外伤性眼内炎患者41例,其中工人19例,农民14例,且以中年男性居多;内眼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8例(9眼);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2例
期刊
本文通过对中韩假面歌舞戏史料的梳理和田野调查,将历史上的中国傩戏和韩国假面戏进行比较,探讨中韩假面歌舞戏的戏剧形态。依据中韩假面歌舞戏的仪式性和娱乐性进行进一步的诠释,论证中韩假面歌舞戏间的异同关系。以中韩的宫廷傩仪、歌舞百戏与山台杂戏、城隍祭中的节俗仪式演戏与娱乐性演戏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中国傩戏对韩国假面戏的影响。并通过中韩文献互证,探讨中国傩戏中悬而未决的方相魌头的概念问题、确证韩国假面戏中
学位
“反讽”一词,从古希腊作为一种修辞学到浪漫主义时期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和美学概念范畴,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浪漫主义诗人利用“反讽”在有限的现实中,在文学和诗歌中寻求无限自由的精神世界。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作为晚期浪漫主义具有双重身份的作曲家和指挥家,在“世纪末”颓废社会环境、童年不幸经历、犹太人身份认同的“困境”等痛苦经历下,把这种深刻的社会
学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有“诗的国度”之美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古诗词歌曲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之下的文化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提及中国传统古诗词歌曲,自然会想到傅雪漪先生,傅先生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古诗词歌曲的魅力与音符韵味的完美融合之中,为我国古诗词歌曲的创作、译谱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古诗词歌曲的作曲方法、演唱技巧及教学风格更是值得
学位
音乐剧是一门集歌曲、舞蹈、戏剧为一体的新兴综合舞台表演艺术,对演员综合表演素质的要求极高。音乐剧中的人物塑造在表演创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即要求演员在音乐的韵律中,完成特定人物关系之间的有效交流和相应的舞台行动。《心灵天空》是用作于教学课程实践的一部独创性音乐剧。这部剧取材于当代大学校园,描写的是学生之间因为嫉妒、猜忌产生误会后,发生的一系列反映校园生活和倡导大学生珍惜友谊的故事。该剧创作的初衷为教学
学位
中国民族音乐博大而精深,具有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研究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以科学的发声方法学习并演唱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充分展现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笔者在个人音乐会曲目的选择上,选取了古典诗词歌曲、创作歌曲和歌剧片段等,其中古典诗词歌曲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源远流长,其文本严谨,意境优美,曲调也具有含蓄、委婉、深情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特有的文
学位
豫剧(河南梆子/河南高调),也有“高调”、“河南讴”、“靠山吼”等称谓。主要在河南流行,不仅是河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剧种,而且是全国众多剧种中颇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随着时代的更迭以及人们审美方式的转变,豫剧在实现持续发展的要求下,表现形式逐步趋于多样化,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的形式便应运而生。其中,豫剧新编历史剧作为豫剧发展的新生形式之一,立足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活态传承特点,通过传统与现代多元结合的形式
学位
同词异曲形式的歌曲历史悠久,至今仍广泛存在。同词异曲歌曲中,古诗词艺术歌曲同词异曲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审美,一直以来为大众所喜爱。本文中选取了三组同词异曲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三首歌曲的各方面进行了探析。文章正文由引言、第一章同词异曲现象,第二章三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分析,第三章结语这四个部分组成。文章从同词异曲现象入手,来阐述目前存在的比较典型的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