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铁矿群开发利用对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度、持续的矿坑涌水对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是许多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所研究的难点之一;在矿山开发利用设计过程中,明确矿坑排水对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制订,将有着重要的支撑意义。   丘陵地区矿山的矿坑涌水将导致矿区及其周边的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在较大范围内对上覆松散层中孔隙水系统形成明显影响,由此可能产生严重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位于安徽省丘陵地区的霍邱铁矿群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田,矿区新生界松散层厚度变化较大(0~300m),新生界含水层局部与基岩裂隙含水层或风化带直接接触,成为基岩顶面的“天窗”,水力联系密切,采矿排水不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下水循环特征,而且还可能威胁到附近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对铁矿群各主要矿床,根据矿床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矿区划分;归纳各矿区矿床的充水条件,分别采用数值法、解析法预测矿坑涌水量;建立整个铁矿群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将各矿区矿坑涌水量预测成果与铁矿群开发利用规划相结合,重点研究矿坑涌水对上覆松散孔隙水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铁矿群开采初期矿坑涌水量较大,开采至第五年末,铁矿群排出水中可利用地下水水量为2.25×104m3/d;水位降深超过5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马店至周油坊之间,面积为183.5km2。该范围内上覆第四系比较薄,砂层厚度5~10m之间,且在局部出现含水层疏干现象,枯水期疏干面积增大。十年后,地下水可靠供水量减小到1.4×104m3/d,矿床开采引起第四系水位的累积附加降深5m以上的范围增大到209km2。  
其他文献
采用织物增强混凝土(TRC)加固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加固领域研究的新课题,与现有加固技术相比,具有高效、耐火、耐久性好、对原有构件尺寸和自重影响小、适用面广、施工便捷等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创造出了外形和结构各异的建筑形式,而能够提供更大空间的大跨度结构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可以说,空间结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
公路桥梁建设中,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被大量使用。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在软土区域,灌注桩的成孔常采用钢护筒法进行施工。钢护筒可以起到固定桩位、引导钻头方向、保护孔口与孔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可开采资源储量与社会能源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迫使人们逐步转向对建筑物下的资源进行开采。同时,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严峻,高
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锈蚀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由于钢筋的耐腐蚀性差,从而大大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以其高强、轻质、耐腐蚀等优点,开始在土木与建筑
地震是当今频发的自然灾害,历次地震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鉴于地震震害的教训,使得工程界寻找新的抗震设计方法变成亟待解决的问题。粘滞阻尼器由于良好的减震效果
钢柱脚是结构中基础和上部相连接的重要构件,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工程意义。普通柱脚在地震的正向作用下,螺栓易发生塑性变形及伸长,此时会与底板间
本文进行了5组共15个试件关于柱脚锚栓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考虑了锚栓的直径、柱底板厚度和孔径与栓杆直径之差的影响。试验获得的剪力和钢柱脚混凝土界面滑移的关系曲线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