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主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及业务流程优化的时候,必须考虑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对于供应链一体化至关重要.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供应链各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协同,就提出了对供应链管理的客观需要.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企业面临着日益扩大的无国界化经营、差异化的消费环境、供销间愈演愈烈的利益冲突,以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形势等压力.该文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倡导者、世界零售巨人沃尔玛的成功案例,认为市场经济下,发展大流通、建立大市场,必须按照供应链逻辑思想建立零售企业主导的一体化供应链并实施有效供应链管理.作为中国经济政治的中心,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以及备战奥运的形势,使得北京市零售企业面临着更加开放、多元、竞争的市场环境.该文立足于"北京市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01-2002年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北京市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并结合北辰、王府井、天客隆、物美等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北京市零售企业有进行供应链改造的需求和搭建一体化供应链的基础,但对供应链及其管理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许多技术支持尤其是信息基础尚未普及;尽管有少数大型零售企业已经在个别环节上实现了供应链企业的信息共享,但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为此,作者提出现阶段北京市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建设构想:首先要转变管理理念、对零售企业进行合理定位;其次要针对零售企业经营特点设计基于商品类型的一体化供应链;再次要以零售企业为运作中心,平衡合作伙伴的利益、实施有效激励,保证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在此基础上要尽量普及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合实际的信息系统、并致力于电子商务下的系统集成.
其他文献
风险投资中项目的选择及价值的评估,一直是个难题.该文在综述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工作实践,设计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筛选项目的指标体系,以便对项目作尽职调查.该
首先,该论文讨论了质量概念的演变、现代经济技术环境对质量管理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不足和A公司净含量控制系统的现状.其次,该论文系统的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进步,我国的公共基础教育也不例外,但基础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的主体不外乎以下几种:第一是财政投入的问题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晁补之《生查子》  壹  每年清明、冬至将临,我们都会去龙华陵园拜祭茹志鹃和王啸平老师。一两天后,王安忆、王安桅就会打电话来:“你们又去看过爸爸妈妈了,谢谢噢。”我们谁也没告诉,不明白他们怎么知道的?后来才明白,是因为我们留在那里的痕迹:两支洁白的百合花。  最早知道《百合花》和它的作者茹志鹃,是在我初中的语文课本里。军队中的一个小通讯员为伤员向老百姓借被子,一位新
前些日子,有朋友拿来一本由上海人美出版的《上海中国画选集》精装本,其中刊登了我父亲的两幅作品,一幅为创作于1956年的代表作《入社》,另一幅是父亲在1959年和汪观清、贺友直、程十发、刘旦宅、应野平等先生共同创作的《上海解放》。睹画思人,父亲的音容笑貌顿时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父亲黄子曦字子希,1918年6月出生于福州城外的连坂乡。古人说,诗人墨客的诞生,每得江山之助。作为画家的父亲,美丽的八闽山
本文章对永顺土司世界遗址的文化重构和保护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文化的研究,其中包括对永顺土司世界遗址文化的现状、文化重构、保护内容及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从简单的遗
在单类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稀有类分析算法:LSVDD,能够处理存在类重叠的类不平衡问题.该算法利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对各
该文首先介绍了柳州市的经济发展概况及FDI发展状况,分别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实践及柳州市经济建设需求的角度论证了研究FDI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引入FDI主流理论
对于国内的实际从业者而言,应当结合政策导向和相关法律法规,以技术突破作为实际的切入点提升整体上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做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的结合工作,保证实际
诚然,如今介绍阿来最常用的身份标签就是著名作家和茅盾文学奖得主,但其实我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还是在中学时代最喜爱的杂志《科幻世界》上。因为那是一本“硬科幻”风格的杂志,而作为主编的阿来每期一篇的刊首语也写得又理性又专业,因此这个名字一度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一张电脑工程师的脸——直到大学时代我读了《尘埃落定》,惊为天人,在感慨居然能有人把汉语写出如此灵性与天真的同时,才蓦然发现“这个阿来”居然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