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计划生育政策也大幅度削减了生育率,家庭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核心家庭日益变多,在这种重大背景下,核心家庭随时代慢慢转变就必然演化成为空巢家庭,同时空巢家庭正逐渐从核心家庭中分离出来,也许空巢家庭正渐渐成为一种相对较为独立的家庭类型,从而空巢老人的晚年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以及社会的积极老龄化和成功老龄化尤为重要。本研究从社会支持理论和幸福感理论出发,先梳理相关文献材料,对国内外已有研究内容及结果进行综述分析;二是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围绕空巢老年人所需的物质保障、精神支持、照护服务及其主观幸福感四个方面进行调研,采用描述分析、方差齐性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模型分析,目的是考察空巢老年人所获得的物质支持、精神支持以及照护服务三方面的现状及各项支持和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重点分析和探讨各项支持与空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学因素对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性别对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没有显著性的影响;文化程度对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显著,但老人退休前的职业以及主要经济来源对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的影响,经济来源越稳定的空巢老年人幸福感越强;圆满的婚姻状态能够显著增加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户籍状况对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城镇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物质保障对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物质保障越充足,老人的幸福感越强;精神支持对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邻里亲友也是空巢老年人的精神寄托对象之一,但所有精神支持主体中,子女在老年人的精神支持中的主导地位依然无法动摇,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空巢老人的心情和他们情感需求上的满足度;获得的照护服务的多少显著影响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服务支持力度大的空巢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比获得服务支持少的老年人的幸福感强,随着现今人们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照护服务的支持在空巢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物质保障、精神支持、照护服务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物质保障充足能给老人心理和精神上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幸福感亦增强,对精神支持的需求也就降低了,生活宽裕了,对服务支持对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