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凝血功能的状态,并对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参数进行研究;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栓弹力图各指标与传统凝血检查指标的关联性及其敏感性,以为临床监测、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孕检的正常妊娠孕产妇95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凝血功能各指标变化以及TEG各参数变化,并探讨TEG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1)经凝血检测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各组的PT、APTT、TT水平均更低,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其水平降低越多;而FIB、D-D水平则升高,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其水平则升高更多,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的IN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经血小板检测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各组的PL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其水平降低越多;而PDW、MPV水平则升高,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其水平则升高更多,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血栓弹力图检测数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各组的TEG参数R值和K值均降低,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其参数值降低越多;而α角和MA则均升高,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其升高趋势越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研究组孕产妇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指标与TEG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经正态性检验,APTT、PLT、TT、R、MA为正态分布(P>0.05);PT、FIB、INR、D-D、PDW、MPV、α、K为非正态分布(P<0.05),正态性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R值与PT、APTT、TT呈正相关,r=0.259/0.213/0.3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K与APTT呈正相关,r=0.3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FIB、PLT呈负相关,r=-0.165/-0.2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α 与 PLT、FIB 呈正相关,r=0.416/0.512,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MA与PLT、FIB呈正相关,r=0.597/0.394,P<0.05,具有统计学意。其余指标与TEG各参数无显著相关性。(5)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McNemar)方法评估TEG参数与凝血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凝血状态的敏感性,检验结果提示,R值对高凝状态的敏感性更高,α和MA对纤维蛋白原升高的敏感性更高。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TEG与部分凝血指标呈线性相关关系;应用血栓血栓弹力图检测孕产妇凝血指标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其严重程度;对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以及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