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豆17基因组特异性及结瘤过程中DNA甲基化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Glycine max)是一个重要蛋白质和膳食油作物,在世界粮食产量中排名第四,对我国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种植大豆的氮源包括人工施肥和生物固氮。由于氮肥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提高生物固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为了满足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种植,选育出大量的大豆品系,不同大豆品系都有各自独特的遗传多样性。因此,构建主要栽培大豆品系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很有意义,不仅可以用于比较基因组分析鉴定其品系特异性性状的遗传基础,而且可以用于研究大豆品系之间遗传进化关系。除此之外,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也可以支撑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冀豆17(Ji Dou 17,JD17)是黄淮海地区广泛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本研究构建了JD17的高质量基因组,解析了其染色体序列,进行了精准的基因注释。在此基础上,对JD17基因组与其他大豆品系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和DNA甲基化分析。研究成果包括:第一、首次完成了冀豆17高质量基因组构建与注释。在本研究中,选取了冀豆17这个优良品种,基于单分子实时测序(the single-molecule real-time,SMRT)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Hi-C),构建了具有高连续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其基因组大小为965.8Mb,contigs N50长达18.0Mb。然后,通过结合RNASeq和Iso-Seq数据,共鉴定了59629个基因位点(其中包含56620个蛋白编码基因)和235109个全长转录本(223736个蛋白编码转录本),其编码基因占全基因组大小的的28.75%。第二,通过将冀豆17的参考基因组与三个已发表的大豆基因组(威廉82,中黄13和W05)进行全基因组比较分析,冀豆17中发现五个大型特异性倒置(Inversion)和两个特异性易位(Translocation)事件。冀豆17相对于威廉82,中黄13和W05,分别鉴定到了20984,22818和36958个存在缺失变异(Presence and Absence Variations,PAVs),1695741,2675463和3664629个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SNVs),213509,324109和391977个小的插入变异(Insertions),233180,375149和408512个小的缺失变异(Deletions)。第三、利用同源关系鉴定了四个大豆中的共生固氮基因,结果在JD17中鉴定到了331个可信度较高的共生固氮的同源基因,有5个基因未鉴定到,发生了丢失。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冀豆17基因组中有9个共生固氮同源基因的编码序列与其他3个物种中的同源基因表现出较大差异。第四、通过对根瘤发育过程中10个不同时期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分析了根瘤发育整个过程中的动态甲基化水平,通过进一步与转录组关联分析发现在根瘤入侵大豆根组织后,DNA甲基化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导致部分基因表达水平出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表明,DNA甲基化在根瘤和固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低氧、运输、结瘤相关方面的生物学过程。同时,发现根瘤组织相对于正常根组织,在发育后期的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呈现相反的趋势。最后,通过共生固氮基因的基因表达和DNA甲基化水平分析,探究了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关系,共鉴定到了31个共生固氮基因表型出明显的差异甲基化和差异表达,并发现在根瘤发育后期高表达的3个共生固氮基因,在启动子区域均发生了去甲基化现象。总之,冀豆17的高质量基因组组装,不仅仅为大豆的比较基因组提供了一个新的资源,也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已发表三个大豆基因组的比较分析,鉴定了大量品系间的遗传差异、为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的特异性遗传特征解析提供了一定基础。通过鉴定根瘤发育过程的甲基化水平的动态过程,为共生固氮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每个大豆品系都有自己的遗传多样性,更多更好的大豆基因组的有利于增强大豆的比较基因组分析,挖掘大豆重要的农艺性状基因,为大豆的遗传育种提供更多的资源。
其他文献
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我国常见的小型经济鱼类。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水中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对泥鳅养殖造成了严重威胁。T细胞受体(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在识别和呈递抗原以及激活免疫应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迄今为止,TCRα和TCRβ在病原体感染硬骨鱼中发挥的作用知之甚少。本研究分别用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小瓜
学位
树莓富含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类广泛食用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水果。树莓含有大量的酚酸类化合物如花色苷,鞣花单宁,槲皮素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因此,红树莓是抗氧化成分的主要来源之一。花色苷由花青素和一或两个糖苷组成,这是水果、蔬菜和花朵呈现不同颜色(橙色、红色、紫色和蓝色)的原因。花色苷被认为是质子化的分子,具有高溶解性,并且对光氧化和p H值变化更敏感。花色苷在食品工业中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结构。花
学位
氮素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营养元素,也是棉花产量品质的决定因素之一。随着棉花产业的发展,在稳定棉花产量品质的同时减少氮肥施用是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棉花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调控机理,挖掘棉花自身氮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潜力,提高棉花氮肥利用效率,是减少氮肥用量有效且经济的途径。本实验室从全国270个棉花品种中筛选得到了氮效率差异较大的品种:氮高效品种CRI 69和ZZM 1017
学位
动物的免疫抑制疾病严重影响着现代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usus polysaccharide,ASPS)是刺五加干燥的根茎或树皮经水提醇沉提纯得到的多糖,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血脂等生物活性,可以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来使用。兽医临
学位
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是世界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其病原为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丝核菌中的真菌病毒非常丰富,部分真菌病毒会引起寄主真菌表型的变化。对纹枯病菌中真菌病毒的研究,不仅为真菌病毒的分类与进化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线索,也对真菌病毒与寄主真菌互作及病原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主要对湖北省襄阳地区分离的水稻纹枯
学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是主要的工业纺织原料和农业榨油原料的来源。在棉花中建立有效的研究基因组学的技术方法,对深入研究棉花功能基因的分子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多种适用于棉花的植物CRISPR技术,为棉花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工具。首先,利用菜豆矮缩病毒(BeYDV)滚环复制的功能,结合棉花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共同
学位
甲烷和氧化亚氮是除二氧化碳之外最重要的两种温室气体。水稻种植面积大约为1.633亿公顷,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田是大气中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重要来源,而水稻植株是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主要途径。因此,研究水稻植株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机制对于水稻的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水稻品种是影响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具有显著的差异。目前的研究主
学位
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与进化是被子植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由于芸薹属三个二倍体种(白菜型油菜,基因组AA;甘蓝,CC;黑芥,BB)之间的成对杂交进化产生了三个异源四倍体种(甘蓝型油菜,AACC;芥菜型油菜,AABB;埃塞俄比亚芥,BBCC),故通过这六个栽培种之间的多种杂交组合可人工合成自然界没有的异源六倍体(AABBCC)、同源异源多倍体,以创建新的种质资源、甚至培育新的芸苔属作物。本研究通过三个芸
学位
玉米的穗型直接影响产量,因此研究玉米穗形态建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稳态对分生组织的发育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GRX)便是植物体内一种维持目标蛋白氧化还原稳态的还原酶,可以作为电子供体通过还原目标蛋白二硫键的方式对其活性进行调节。但在玉米中,谷氧还蛋白参与调控发育的相关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围绕玉米中的三个同源“CC-type”
学位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生产杂交种是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目前国内油菜杂交种的胞质单一化情况突出,创制新的稳定的不育系/恢复系用于油菜杂交种生产,有利于拓宽当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恢复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育性恢复机理的解析,可加快该不育系/恢复系在油菜杂交种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由甘蓝型油菜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