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和R&D转移到中国来进行,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格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中国R&D的环境和特点,从需求、成本、质量和进度四个方面识别跨国公司在华R&D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并对风险的评估、管理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跨国公司在华R&D风险管理解决如下三个问题:(1)跨国公司在华R&D存在哪些风险?(2)如何识别并且度量跨国公司在华的R&D风险?(3)如何对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
本文首先基于PACE理论的阶段评审流程提出跨国公司在华R&D的风险管理流程,从R&D的评审阶段分析和控制风险。接着采用风险过滤、排序及管理的方法识别跨国公司在华R&D各个阶段的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将R&D的各个阶段和风险内容整合在一起。通过所提出的R&D风险控制模型将跨国公司在华R&D各个阶段的风险归一化为费用指标,通过R&D风险费用模型和性能模型的权衡使得整个R&D项目的累计风险效应最小,明确R&D项目进展过程中需要首先控制的风险因素和控制的程度,指导R&D团队采取降低/规避风险的措施,从需求、质量、成本和进度四个维度对R&D风险进行调控。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跨国公司在华R&D过程中各个阶段风险的研究与控制,为跨国公司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预见并控制R&D项目各个阶段的风险,提高跨国公司先进技术转移的成功率,最终实现企业运作的目标——低成本、高质量地向市场按期交付其产品和服务。本文工作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如下两点:
(1)提出了跨国公司在华R&D的基于阶段性评审(PR)的风险决策机制。该风险决策机制从R&D项目的PR层面来分析R&D风险,将R&D项目风险管理从“结果控制”转移到“过程控制、整体最优和结果关注”,可以帮助决策者预见项目进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风险,为风险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保证R&D项目的按时交付。
(2)建立了跨国公司在华R&D风险的风险过滤、排序和管理模型。可以对跨国公司在华R&D风险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过滤和排序,帮助跨国公司R&D的决策者认清在中国开展R&D活动的不同阶段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从而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