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对各国政党的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等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苏东剧变及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挑战,如何制止共产党力量和影响总体下滑的势头,既能保证党的生存和发展,又能抓住全球化提供的机遇,顺应世界政党现代化及政党治理的潮流和趋势,根据国内政治经济的变化及政党政治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组织变革和转型,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政治竞争力,实现党的目标和价值追求,是所有发达国家共产党都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日共党建进行研究的。首先,本文对日共党建的政治生态和新课题进行了分析。在全球化大潮下,建党88年的日共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国内右倾势力抬头,出现了新一轮的反共潮流;选举制度的改革,即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的实行,使日共这样的小党被法定的边缘化;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及中间阶层的增多,致使日共的社会基础萎缩,活动空间日渐缩少。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形势下,如何使党能够尽快地走出低谷,得以恢复和发展?如何重振党威,提高党在议会中议席的占有率及议会的提案权?如何把日共建成真正的国民的政党?都成为日共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难题。其次,对全球化背景下日共党建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面对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变化了的形势,日共调整了工作重点,把党的建设放到了生死攸关的地位。在坚持党的名称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这些改革大致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第一,在理论探索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日共加快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探索步伐,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革命发展阶段和革命方式等问题上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提出目前日本需要的“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而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尽可能推进民主改革”,日共的目标是建立“共同社会”。第二,在组织革新方面,摆脱了一直以来脱离日本国民的革命“先锋党”,把日共定位为既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又是“日本国民的政党”。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致力领导层的年轻化;以“支部为主角”,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实现从阶级政党和先锋党向群众党和普通政党的组织转型。第三,在纯化党风方面,增强党员廉洁意识,完善廉政制度,构建具有特色的财政制度,使日共成为日本政坛最廉洁政党等。第四,在现实政策方面,开始推进务实灵活的民生路线,取向也更加理性务实。如此同时,日共加大对国民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的灵活参与及工作力度,增强了党的方针政策的现实性与感召力。日共领导人积极与自民党、民主党的干部对话,而且对许多敏感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越来越趋向合理。比如:关于天皇制的问题、关于日美安保体制问题、关于自卫队及海外派兵等问题,都采取了比较灵活的策略。不仅在事实上容许天皇制度以及自卫队的存在,而且对日美安保条约的抨击也渐趋缓和。最后,总结日共党建的经验和教训,试图寻找发达国家共产党党建的共性及其规律。笔者在总结国内外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共党建进行了理论思考,试图从日共党建的启示中,寻找发达国家共产党党建的共性及其规律,这也是本文研究日共党建的最终目的。具体说日共党建的启示主要有:第一,党的建设要与时俱进,要有新思路新方法。第二,党的建设要有自己的“主义”,不能丢魂。第三,党的建设要整合和吸引社会的新生力量,要“三性”统一。第四,党的建设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不能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第五,党的建设要塑造廉洁为民的形象,反腐败要常抓不懈。第六,党的建设要创新党员教育和管理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质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