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要素的不透水面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建设区的扩张引发了环境污染、热岛效应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城市整体宜居性造成了不利影响。严寒地区不仅面临着城市热岛问题,还面临着冬季防寒的问题,使得严寒地区城市热环境更为复杂。本文以哈尔滨为例,旨在探讨严寒地区地表温度与城市不透水面的时空格局关系,期望从形态学的角度,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以改善城市热环境。本文利用Landsat遥感数据反演了2007、2011、2017年的地表温度,并基于光谱指数采用决策树的方法进行了土地分类。从空间环路和年季变化两个角度对城市土地覆被与地表温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网格法提取不透水面的面积、形状复杂度、斑块破碎度和空间聚散度,从形态要素角度分析了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之间具有强烈的时空相关性。沿城乡梯度方向发现,冬夏季平均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城市地表温度变化对不透水面增加更敏感。在高密度不透水面区域,绿地的降温作用会发生延迟;而在城市低密度区(三、四环路),由于透水面覆盖度增大,发挥其规模效应才能达到降温作用。总体上说,夏季不透水面各形态要素与地表温度的拟合度均好于冬季。夏季面积大小与地表温度呈线性正相关,空间聚集度与地表温度呈指数正相关,斑块破碎度呈线性负相关,形状复杂度对地表温度几乎无影响。冬季受集中供热的人为作用的干扰和寒冷气候背景的影响,仅空间聚集度与地表温度呈线性弱正相关。根据不透水面覆盖度将哈尔滨市四环区域划分为四个等级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覆盖度的不透水面区域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更大。不透水面覆盖度每增加10%,地表温度上升1.2℃;形状复杂度每增加0.1个单位,地表温度下降1.9℃;空间聚集度每提高一个单位,地表温度上升0.55℃。因此在城市景观和规划中建议采用分散、小尺度、边缘轮廓复杂的城市不透水面形式,以便可以拥有更健康,更舒适的城市居住环境。此外,由于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城市高密度建设区获取的地表热量少,其形态要素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与夏季相反。
其他文献
为延伸稻米的产业链,扩大其在主食加工中的应用,首先采用粉质仪和拉伸仪等,从各种市售小麦粉中筛选出一种质量较好的高筋粉,再通过该手段对粳米-小麦混合粉体系的粉质特性、
生态效率概念的发展与应用,将有效地促进经济转型,并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国内生态效率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特别是在循环经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IP Multicast技术的远程数字音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分布式音视频接入和共享的传输方案,能够有效地节省网络带宽.设计了"自适应切换单播通道和组播通
介绍了北赤道流分叉点、南海北部环流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就黑潮对南海的影响所作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北赤道流分叉点的位置对于北赤道流系水体疏运变化及在黑潮和MC之间水体、热
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艺,不但是弘扬民俗文化的需要,也是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武功县瞄准低碳经济与有机生活方式的新潮流,充分
<正>矿质元素广泛参与各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其代谢调控对于各种生命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分子机理的阐明将有助于通过遗传改造等方法开发出新型的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
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党的&#39;十八大&#39;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林业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要求,他强调要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以热塑性木薯淀粉(TPS)为研究对象,甘油或甲酰胺/尿素为增塑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TPS/聚乙烯醇(PVA)共混物,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增塑剂种类、用量及PVA对TPS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缓释肥与控释肥的概念作出了区分,再对在当前形势下发展缓/控释肥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以及对国内外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短的综述,重点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