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2.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不同因素。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4月分别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附属医院和包钢医院入住的发病时间在24小时之内的且有明确影像学依据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50例,并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压情况进行降压治疗或不进行降压治疗,测量并记录患者血压水平。入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分为4组:<140 mmHg,(140-159)mmHg,(160-179)mmHg,≥180 mmHg。测量并记录血压水平,出院后3月、6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发病3月、6月死亡、残疾及复发情况,评估血压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在入院1天内小幅度上升,入院2-5天内缓慢下降,入院6-7天内趋于稳定;2.血压<l40mmHg、(160-179)mmHg、≥180mmHg与血压水平(140-159)mmHg比较,六个月死亡/残疾率的OR值分别是1.982、1.782和3.125;血压<l40mmHg、(160-179)mmHg、≥180mmHg六个月的复发率危险性分别是血压水平(140-159)mmHg的2.118倍、1.739倍和1.919倍;3.TOAST分型死亡/残疾率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患者,血压在160-179mmHg组时死亡/残疾危险最低为0.376,与其他血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源性栓塞型(CE),其他各组血压死亡/残疾率危险分别是血压<l40mmHg组的3.244倍、2.091倍和2.300倍;小动脉硬化型(SAO),其他各组血压死亡/残疾率危险性分别是血压<l40mmHg的0.937倍、0.837倍、1.160倍(P>0.05);4.年龄、高血压、吸烟以及总胆固醇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残疾率,OR为4.233、2.597 1.095和1.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史、吸烟、高血压、总胆固醇可以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OR为2.72、3.37、1.95和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2.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呈U型关系。血压在140-159mmHg水平时预后最好,在小于140mm Hg或者大于159mmHg时死亡/残疾率及复发率都会增加;3.不同病因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控制不同预后不同。在TOAST分型中,LAA亚型血压在160-179mm Hg水平预后最好,在<140mmHg血压水平时预后最差;CE亚型在<140mmHg血压水平时预后最好,在≥180mmHg血压水平时预后最差;SAO亚型在不同血压水平时预后相似,无明显差异;4.年龄、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