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以太网自愈控制算法及协议设计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Internet向用户提供更多的宽带业务已显得越来越迫切。为此,运营商开始加紧建设面向下一代网络应用的承载网。本文以IPTV为例,介绍了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中实时性业务对城域传输网的技术需求。在使用以太网作为城域传输网时,由于生成树协议(STP/RSTP)在故障恢复方面不能满足实时性业务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用于环形以太网的一种替代方法--快速容错以太环(RapidResilientEthernetRing,R2ER)。 R2ER利用以太网网桥成环状拓扑,并指定其一作为主网桥,通过拓扑探测收集整个环的拓扑信息并将其通告给其他网桥。故障发生后,发现故障的网桥发出拓扑变化通知帧,主网桥收到后负责探测新的拓扑信息并将其通告,避免STP网桥较长的状态迁移过程。R2ER将不需要继续转发的帧从环上剥离,避免了生成树协议中可能出现的临时环路的问题,需要转发的端口可以立即转发而不需要进入生成树协议中的过渡状态,从而故障自愈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对于自愈机制,R2ER仿照了弹性分组环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在新的拓扑确立之前数据可以通过反向链路转发,避免了生成树协议中需要等待局部甚至全部拓扑结构重新确立才可以恢复数据转发的缺陷。 在仿真环节中,本文设计了一个场景,使用NS仿真软件对STP进行了性能仿真,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使用STP时网络的平均自愈时间。对于R2ER,通过演示程序演示其故障恢复机理。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服务和设备如移动通信、公共安全、电视广播等的出现,许多频段已经被分配给授权用户,然而调查结果表示这些频谱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是当前迫切
期刊
期刊
期刊
软交换网络使用先进的电话交换和IP网络包来传输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信息,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其重要特性包括应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
增强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系统组成产品的质量,另外一种是应用冗余技术。但是目前SCADA系统的组成产品质量已经很高,要通过这种方法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光纤光栅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纤无源器件己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光纤光栅传感器是近二十年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由于其与传统的机电传感器相比具有
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随着掺铒光纤放大器,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衰减、非线性效应、色度色散等对于系统的影响大为减小。而由光纤的双折射效应引起偏振模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