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与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 Conbercept)与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共72例(7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32例32眼(Conbercept组),该组患者采用初始一针+按需治疗的方案;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40例40眼(TA组),该组患者均只进行1针TA治疗。对比Conbercept组与TA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mo及3mo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及眼压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特征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均>0.05)。Conbercept组在随访期间患者平均注射(1.78±0.79)针。Conbercept组治疗前、治疗后1mo、3moBCVA分别为(0.87±0.69)、(0.54±0.61)、(0.32±0.73),治疗后1mo、3mo视力均较术前改善(P<0.05);治疗前、治疗后1mo、3mo平均CMT分别为(659.34±227.41)μm、(254.56±145.98)μm、(293.63±193.39)μm,治疗后1mo、3mo CMT亦均较术前改善(P<0.001);术后1mo、3mo均未发生高眼压。TA组治疗前、治疗后1mo、3moBCVA分别为(0.75±0.48)、(0.58±0.45)、(0.51±0.42),治疗后3mo视力较术前改善(P<0.05);治疗前、治疗后1mo、3mo平均CMT分别为(602.21±208.47)μm、(468.46±214.57)μm、(414.83±238.81)μm,治疗后1mo、3mo CMT亦均较术前改善(P<0.001);治疗后1mo、3mo眼压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均<0.05),治疗后1mo、3mo发生高眼压的患眼分别为8例(20%)、11例(27.5%),在随访过程中,TA组有11位患者出现眼压升高,其中有10位患者通过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1例通过后Tenon囊下取出TA后控制眼压。两组患者术后1mo及3mo CMT Conbercept组较TA组改善更明显(P均<0.01)。然而两组BCVA在术后1mo及3m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眼压发生率TA组更高(P=0.001)。  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后Tenon囊下注射TA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短期疗效均较优,能明显降低RVO-ME的黄斑厚度,改善视力。康柏西普对黄斑水肿的疗效更为显著,两组的视力改善预后则未见明显差异,但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高眼压发生率更低。
其他文献
目的:  肺癌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的新发癌症病例中,肺癌分别位列男性癌症发病的第一位和女性癌症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进行临床随诊观察,行眼科相关检查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并随诊观察,对比分析患者的新生血管生成时间、发生率及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