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民收入的构成以及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缺陷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单个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力量来应对整个市场变化是不够的,必须将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战略联盟,才能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运作效率。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农业产业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提出有利于农业产业链功能实现的对策措施,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壮大。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说明。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链研究的动态,并对主要观点进行评述。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简单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主要阐述农业产业链所具有的主要功能,认为农业产业链具有价值提升、产业强化、资源整合、消费引导及社会贡献功能。在对农业产业链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本文写作的实际意义;第三章是农业产业链功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了农业产业链功能效果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指出如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产业链功能发挥效果的现状进行评价。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中之重,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六章,主要阐述农业产业链功能实现的途径构建。第四章是内部路径构建,即产业链自身建设。作者认为需要从生产过程、市场营销、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信息管理四个方面着手,其中生产过程控制是基础,要注意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企业市场营销是核心,应了解农产品需求的特点及市场预测方法,制定相应的农产品营销策略,并注意培养企业的现代经营意识;科技创新是关键,应选择合适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设与完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运行机制,并健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服务体系;农业信息管理是推进器,企业应建立农业产业链信息管理系统,并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第五章为功能实现的外部条件,即法律与政策环境优化。介绍了农业和农村的主要经济法律,对农产品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条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的法律及政策建议;第六章主要论述功能实现的风险防范,指出常见的农业产业链风险类型,并提出了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措施。第四部分为第七章和第八章。在介绍湖南猪肉产业链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农业产业链效果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猪肉产业链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分析,论述了如何从产业链自身、外部环境和风险防范方面来促进产业链功能的实现。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