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润湿性及重力对混合蒸气冷凝过程的影响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状冷凝过程的高效换热性能已被广泛认知,在制冷工业、石油化工、航空航海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液滴运动是滴状冷凝过程最重要的特征和控制因素,传热性能受液滴特性,特别是液滴的形态、尺寸及动态过程等影响显著。而液滴特性受冷凝表面的润湿性、倾斜角度、不凝气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当冷凝表面倾斜时,液滴的接触角会在三相接触线处改变,因此深入认识倾斜角度对冷凝液滴特性的调控作用,对探究传热机理和研发先进技术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完全疏水、完全超疏水表面铜管,以及设计优化可变倾角实验台,考察不同表面润湿特性,及倾斜角度对含有大量不凝气的混合蒸气冷凝过程的影响规律。以此为基础设计疏水-超疏水组合表面,探究组合表面对混合蒸气冷凝过程的调控作用。首先研究不凝气含量,倾斜角度,以及润湿性对液滴特性的影响。通过可视化研究发现,关于液滴的接触角滞后,疏水表面环隙管上冷凝液滴的接触角滞后随不凝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滞后随不凝气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两种表面倾斜时的接触角滞后大于竖直时,且位于铜管上部的液滴接触角滞后现象没有铜管下部液滴明显;关于液滴临界脱落半径,疏水表面的临界半径随不凝气含量的增加而变大,超疏水表面临界半径随不凝气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倾斜角度对液滴的临界半径也存在影响,增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液滴的临界半径变大。组合表面疏水区域的脱落半径大于超疏水区域,疏水区域不凝气含量和倾斜角度对脱落半径无明显影响,超疏水区域液滴脱落半径与完全超疏水表面的规律相同。关于液滴的动态特性及组合表面调控作用的研究表明:凝液冲刷时,完全疏水和完全超疏水表面的液滴会向竖直向下的方向沿着管壁进行冲刷。倾斜角度增大时,组合表面对冷凝液滴的脱落轨迹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使液滴偏离重力方向沿着疏水环向下冲刷;不凝气为60%时,完全超疏水表面及组合表面的超疏水区域在每种倾斜角度时,均观察到液滴弹跳现象;疏水-超疏水组合表面,在不凝气含量30%、45%时超疏水区域对疏水区域液滴具有“抽吸”作用,不凝气含量60%时,超疏水区域液滴处于Cassie模式,向疏水区域定向迁移,说明不凝气含量影响表面润湿模式。实验研究了不凝性气体含量,倾角,界面作用等因素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凝气是影响混合蒸气冷凝传热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不凝气含量为30%时,疏水表面的传热效率高于超疏水表面。其中,竖直管传热性能最佳,与竖直方向夹角60°时传热性能最低。对于组合表面,倾斜角度60°的传热性能优于30°与45°,因为600时液滴受界面作用的调控明显,达到传热强化的效果。表明组合表面对有倾斜角度的混合蒸气冷凝过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倾斜混合蒸气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国新纪录食用菌害虫——泰纳异蚤蝇Megaselia tamilnaduensis Disney的各个虫态形态学特征、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并以沈阳市彰驿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食用菌
参与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为了让职工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是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主要途径,是保证安全
会议
镍的沉积速度是电沉积镍工艺的一个主要参数。在电沉积过程中,镍的沉积速度主要取决于液相扩散步骤、表面转化步骤和电化学反应步骤。对于硫酸镍电镀液体系,当电流密度过高时,扩
近年来,生物质作为可持续能源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其提质流程中的加氢过程。而电化学氢泵反应器具有在阴极催化剂表面生成原位吸附氢的特殊结构,可使加氢过程
本文对大连地区辽宁碱蓬上发生的白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进一步对其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同时,对从辽宁碱蓬中分离出来的2株内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
  本文通过对台风造成的塔机倒塌和损坏原因的分析,介绍了一些塔机在防台风方面的预警、安全检查、加固等方面的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建筑规模急速扩大,建筑工地遍布全市城乡的各个角落。这既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契机,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同时也给建筑工
  本文主要讲述了文明施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本企业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
  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是确保安全生产、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基础性工作。实践证明,安全得文明,文明导致安全。现在的许多施工企业都已认识到,必须把创建文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