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斑竹根七抑制瓜类白粉病活性成分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ohn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斑竹根七(Disporopsis aspera),是百合科(Liliaceae)竹根七属(Disporopsis)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呈圆柱状,民间常使用其作为中草药,可以增强体质,有养阴润肺、凉血、解毒等功效。本文研究了散斑竹根七根状茎粗提物对瓜类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抑制作用。采用活性追踪法,分离纯化得到L-脯氨酸(L-Pro)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L-Aze)两种环状亚氨基酸,明确主要活性物质为L-Aze,测定了它对瓜类白粉病菌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并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研究了L-Aze对瓜类白粉病菌在寄主上侵染发病过程的影响,目的在于研究其作为潜在农用杀菌剂的活性及前景。同时还利用LC-MS技术测定了9种含L-Aze的植物中L-Aze的含量水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散斑竹根七根状茎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菌表现出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水提物在浓度为1000μg/m L时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效果达到了78.37%,保护效果仅为13.75%。2.在活性追踪指导下,采用丙酮沉淀法、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对高活性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L-脯氨酸(L-Pro)和L-氮杂环丁烷-2-羧酸(L-Aze)。通过盆栽试验明确了L-Aze为主要抑菌成分。3.盆栽试验测得L-Aze对瓜类白粉病菌的治疗效果远高于保护效果,100μg/m L浓度下L-Aze治疗效果为81.57%,与商品化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效果相当,而保护效果仅为13.58%。离体条件下,L-Aze对其它多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4.显微观察发现治疗性喷施L-Aze可有效抑制瓜类白粉病菌菌丝生长,使菌丝体部分部位中空,不形成分生孢子梗,白粉病菌生活周期中断。铲除性喷施L-Aze造成菌丝大量断裂,分生孢子梗畸形,丧失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5.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散斑竹根七及另外8种含L-Aze的植物提取物对瓜类白粉病的治疗活性。采用LC-MS定量测定了9种植物中的L-Aze的含量,其含量与对瓜类白粉病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 Hou)是为害花椒树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以幼虫在树干中越冬,啃食韧皮部为主,大量发生时造成树势严重下降,枝干流胶、腐坏,严重影响花椒产业经济发展。目前最常见的防治手段以化学农药结合人工防治为主,但农药使用频率及种类的增加,会使得害虫极容易产生抗药性,害虫治理防不胜防。昆虫在取食植物后,体内的解毒酶会因植物次生物质的作用而发挥诱导代谢功能,起到保
本文以榆林地区小杂粮中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研究对象,基于Qu ECh ERS样品处理技术优化了小杂粮样品前处理过程,对比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净化剂对小杂粮样品前处理的吸附净化效果,考察了相关基质效应影响,建立了Qu ECh 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MS)检测小杂粮中22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研究成果主要如下:(1)通过优化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过程,考察了相关基质效应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大部分果园中农药喷施机械由于连续喷雾产生的药液浪费现象以及喷雾漂移产生的漏喷现象,基于前人研制的风送式喷雾机使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dynamics)技术拟合基于喷雾机车速和喷雾距离的风场漂移模型,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信息优化定位模型,并基于拟合的风场漂移模型和优化的定位模型研制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控制系统,其能有效抑制喷雾机的喷雾漂移,实现精准对靶喷
近年来农业机械逐步向智能化作业模式转变,精准变量施药是田间喷雾作业模式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本研究针对于大田旱田环境的农药喷洒作业模式,为提高田间农药的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药和智能化作业,研究基于处方图数据信息的变量喷雾施药控制系统,并以自主导航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为基础平台,实现变量喷雾施药作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PWM的变量控制方案,设计了变量施药控制系统。设计了单
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严重威胁全球小麦生产安全的气传性真菌病害,其流行常常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近年,小檗被鉴定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人们才了解小麦条锈菌的完整生活史。小麦条锈菌能通过突变、异核作用、有性生殖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小种,导致许多优良的抗条锈病小麦品种在生产使用中3~5年便失去使用价值。目前,
本文通过把图的完美匹配按包含某个顶点关联边的情况进行分类,分别计算得到的一些基本图的部分反强迫多项式的递推关系,进而求出每一类完美匹配的部分反强迫多项式,再把各类完美匹配的部分反强迫多项式相加,就得到了这个图的反强迫多项式.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有关格子图和六角系统的相关研究背景以及成果,给出了本文需要的基础概念、定理、引理以及图的反强迫多项式及部分反强迫多项式概念和基本性质等的预备知识.第二章中首先引
近几十年来,各类离散扩散系统和非局部扩散系统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它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自然界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在这些系统的研究中,渐近传播速度和行波解是研究的重点.渐近传播速度可以刻画生物种群的入侵速度和流行病的传播速度,而行波解可以解释自然界中的有限速度传播和振荡现象.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这两类反应扩散系统的行波解和渐近传播速度.首先,研究了一类非拟单调的时滞空间离散扩散系统的行波解
罩盖式喷雾施药是农业植保作业中的重要技术,可以显著减少雾滴飘移量,提高农药利用效率。本文在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机械式罩盖的气流流场形式和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仿真与参数优化,为罩盖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进行了多工况优化及田间试验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确定了机械式罩盖的类型和关键参数。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FLUENT对7种类型的机械式罩盖喷雾流场进行了
烟草(Nicotiana tabacum)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作为一种成熟期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会导致烟叶产量及经济效益显著降低,因此防治烟草赤星病害成为烤烟生产的关键。目前,防治烟草赤星病害仍以化学技术为主,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物防治因其安全、高效、无污染的特点,成为最具潜力的治理手段。蚯蚓粪是一种富含有机质、植物激素和拮
生物防治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并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技术支撑。目前,绝大多数天然生防菌株存在田间施用活性不足问题,农药的大量施用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了解生防菌株的活性调控机理的基础上,探讨通过人工手段提高其活性的途径。本实验选用的一株多效生防菌密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Act12,该菌能抑制多种病原真菌的生长,但是抑菌机理不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