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PO4(M=Fe,Mn)的理论计算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zhang1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MP04(M=Fe,Mn)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伴随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池电化学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需新一代高电位电极材料。有研究证实过渡族元素的M位替换能提升材料电导率,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稀土材料价格昂贵,利用其进行掺杂改性的报道较少,理论计算方式避免了由于存在大量具有可能性的材料而给实验带来的盲目性,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周期。本文首先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获得未掺杂体系的晶格常数和电子结构。通过对能带结构的分析,LiFePO4的综合带隙为0.21eV,是典型半导体,LiMnP04的带隙为2.24eV,接近绝缘体,与其他研究小组的实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充分证明了本文计算所采用计算参数准确性和合理性,并为材料的掺杂改性和相关性质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分析缺陷形成能,计算结果显示不同过渡族元素掺杂LiFePO4后的热力学稳定性。通过对能带结构的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稀土元素掺杂LiFePO4后在费米面附近会出现杂质能级,降低了电子跃迁的能垒。当掺杂元素为Nb时,β自旋能带导带贯穿费米面,体系呈现半金属性。分析过渡族元素掺杂后的弹性性质,结果显示掺杂后都能改善材料易发生剪切变形的特性。Co掺杂后剪切模量为65.6GPa,提升最为明显,对各向异性的计算也显示Co的掺杂使材料剪切模量的各向异性最小,最大程度降低了微裂纹产生的风险。研究不同浓度La掺杂的带隙发现,当掺杂浓度为1/8时材料有最小带隙为0.14eV。对掺杂后的弹性性质进行计算,当掺杂浓度为1/4时,掺杂浓度过大,材料趋于不稳定。从掺杂离子引起的晶格畸变与缺陷对Li离子输运的散射机制角度研究不同浓度La掺杂对LiFePO4电导率的影响,掺杂浓度为1/16时扩散能垒最小。由于稀土元素的半径较大,计算缺陷形成能确定其热力学稳定性。从能带结构发现Nd掺杂后带隙最小,最利于电子的跃迁。稀土元素掺杂除Nd掺杂外,其余稀土元素并不能改善材料易发生剪切变形的特性。采用不同浓度La对LiMnPO4的掺杂,当掺杂量为1/4时系统有最小带隙,伴随掺杂浓度的减小,带隙越来越接近未掺杂体系。体系掺杂后扩散系数提升不明显,甚至低于未掺杂体系,掺杂浓度越小扩散系数越大,表明La的掺杂不利于LiMnPO4中Li离子的扩散。不同稀土元素掺杂后,LiMnPO4电子结构变化明显,不同金属离子掺杂之间存在差异,但掺杂都减小了材料的带隙,有利于电子电导率的提升。
其他文献
随机Loewner演变(简称SLE)描述一类与二维统计物理系统密切相关的随机曲线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研究了偶极SLEκ的横穿概率估计。考虑在一个矩形内从左上角到右边界的偶极SLEκ过程,对于κ>4,令E表示这个SLEκ过程在到达右边界之前没有碰到下边界的事件。给出E的概率可以通过矩形下边界的边长来估计,而且导出了在事件E条件下的单边横穿指数的表达式。这将通弦与径向SLEκ的相应横穿概率结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70对氧化应激诱导的人髓核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内在机制。方法:提取人髓核干/祖细胞后,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叔丁基过氧化氢处理组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处理+热休克蛋白70激活组。在在热休克蛋白70激活组中,将人髓核干细胞用1μ MTRC051384预处理6h。然后,将热休克蛋白70激活组和对照组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处理12小时。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活力、细胞死亡、细
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T1 mapping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心肌组织特征的、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它能够定量测量心肌组织的T1值,从而帮助评估和诊断心肌组织在结构和成分上的一系列病变。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快速发展,CMR、T1 mapping技术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无创地评估心肌梗死、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等疾病。目前T1map
研究目的研究miRNA-26a-5p在TNBC中对顺铂治疗敏感性、顺铂诱导的DNA损伤和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究miRNA-26a-5p通过靶向NABP1/BARD1影响顺铂治疗敏感性的机制,探索ESR1和PGR调控miRNA-26a-5p转录的方式,为TNBC分子标志物、顺铂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用含顺铂浓度梯度的培养基孵育细胞72H,通过cck8检测顺铂敏感性差异。通过蛋白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也是资源消耗、碳排放产生的主要根源。目前制造企业对生产过程中效率、成本、质量关注较多,对制造装备能耗、碳排放认识不够。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高30%,节能减排提升前景巨大。本文针对离散制造行业,开展面向低碳制造的切削参数与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集成建模与优化研究,为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低碳制造提供技术支撑。首先,以单位体积碳排放、单位体积生产成本和加工成本为优
近年来,以Co合金、Ti合金、Mg合金为代表的生物合金,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优异的加工性能以及理想的抗弯曲疲劳强度,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热点方向。Zn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了人体内部绝大多数的新陈代谢过程。与Mg合金比较,Zn合金的耐蚀性良好,力学性能优异,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符合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相关要求,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一代生物合金材料。目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光伏技术,凭借优异的光电性能、简单的溶液制备工艺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其中,基于Ti O2/Zr O2/Carbon三层介孔膜结构的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易于大面积制备等优势,极具应用前景。目前,该类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仍低于传统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主要是由于其开路电压较低。本文围绕提升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光
激光雷达目标检测和跟踪是三维感知的核心环节,目标检测的准确度和目标跟踪的精确度共同决定了三维感知效果的上限。一方面,基于激光雷达鸟瞰图的目标检测方法开创性地将二维图像检测方法应用到三维目标检测,在激光雷达目标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该方法在将点云投影成鸟瞰图的过程中,损失了点云高度信息和激光点之间三维空间位置信息,目标投影图像很容易和周围环境混淆,造成目标检测准确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基于扩
锁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器具,用于保护人们的财产和隐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锁具的国家之一,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便有了锁具的雏形,到了汉朝时已有了结构完善的簧片结构锁。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中国古锁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融合了各民族特色,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古锁从最初的保护财产功能的出发,延伸出了许多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情趣,有着极高的文化趣味。清朝末期,安全性能高,内部结构优良的弹子锁随
石碑是一種用作紀念或標記的豎石,石上多有文字或圖畫鐫刻,其意在於久遠留存,主要立在陵墓、宮殿、寺廟、等地以作記事之用,在形製上多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組合而成。最早的石碑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專門用作觀日影測時的石柱,或是用來系牲畜的石柱,用在禮儀制度上為多,且刻寫文字情況較少。秦代稱這種豎石為刻石,開始鐫刻文字,作用開始從禮義制度中的一部分向專門的記事頌德方向轉變,至漢代才開始專門稱這種刻石為碑。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