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民众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航空客运市场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航空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为了争夺资源,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航空公司开始学习国外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先进经验,引入机票超售行为。合理的超售不仅能帮助航空公司降低空座率,提升运营利润,还能为急于出行的旅客提供便利,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但不可否认的是,机票超售在为航空公司带来收益的同时却让部分旅客面临被拒载的风险。我国引入机票超售行为的时间尚短,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自2006年机票超售第一案进入公众视野以来,民众对超售这个名词越来越熟悉,但相关投诉也只多不少,各类纠纷屡见报端。究其原因在于公众对机票超售行为的内涵和本质存在误解,航空公司超售行为的不透明和发生拒载后处理机制的不完善更是加深了这种误会。基于此,本文以机票超售行为的内涵解读为理论出发点,试图揭示我国机票超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机票超售行为的法律规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机票超售行为的内涵解读。本部分在简述机票超售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机票超售行为的特征和构成要件,并对机票超售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进行解读,探究其存在的合理性,以便更加全面地展现机票超售行为的内涵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机票超售行为法律规制现状的检视。本部分先是以投诉件数统计的形式直观展示了我国航空旅客对航空公司超售机票的不满,侧面反映机票超售行为亟待法律规制的事实;接下来从立法现状、行业自律现状以及实例分析(司法判例分析与行政处罚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对我国当前机票超售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揭示。第三部分是对机票超售行为法律规制的问题分析。本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在机票超售行为法律规制上存在的问题,检讨了法律规范的缺憾和监管力度的不足。第四部分是对机票超售行为法律规制的思考。本部分首先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的超售处置规则,总结了域外先进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和思考;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对我国机票超售行为的法律规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