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A的人工免疫网络及其在地下工程风险辨识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都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以此作为解决越来越多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地下工程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环境变化不确定,特别是在繁华地区的施工,一旦出现风险后果严重,因此对地下工程的风险识别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风险辨识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工程在动态环境下的应用,而人工智能领域中新兴的人工免疫网络的研究使我们发现,免疫网络检测和抵御抗原的机制与工程风险辨识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本文受此启发,构建了类似生物免疫系统中“先天免疫系统”与“获得性免疫系统”协同作用的风险辨识模型。初步实验证明,该模型在实际的工程数据输入下是可行有效的,表现了良好的风险识别能力。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 (1)基于树突状细胞算法(DCA)中的概念和理论,针对实际工程的应用环境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CA算法-IDCA。相对于原算法,IDCA有着更快的环境检测能力和更高的识别精度,这是因为IDCA算法有着更高的“抗原提呈”能力,并在模型中构成了“先天免疫系统”。 (2)把IDCA的抗原提呈与人工免疫网络结合,提出了基于IDCA的人工免疫网络——IDCAIN。在传统人工免疫网络理论和算法框架的基础上,IDCAIN融合了人工识别球(ARB)、克隆时间、部分平均距离、子网压缩等概念和方法对人工免疫网络做了改进。改进后的人工免疫网络部分构成了模型中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而IDCA的抗原提呈结果(以mcav表达)通过激励函数用以指导IDCAIN最终对抗原的评价。实验证明IDCAIN比IDCA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具有IDCA算法良好的识别精度。 (3)以IDCAIN为核心,提出了一种用于地下工程风险辨识的模型。模型体现了生物免疫系统中“先天免疫系统”与“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并在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论文以上海长江越江隧道推进段施工中土压力实时监测数据与盾构推进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发现模型对风险有着良好的识别精度,而且给出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结果,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其他文献
电脑横机是针织行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自动化机械,它融合了计算机数字控制、电子驱动、机械设计、电机驱动、针织工艺及软件工程等技术为一体,可以编织复杂的手摇横机无法完成的
说话人识别是指通过说话人语音信号的分析和特征提取,从而确定说话人是否在所记录的说话人集合中,进而确定说话人是谁的过程。它在许多领域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说话
移动机器人平台上基于视觉的目标跟踪系统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室内外环境,而无需建立额外的辅助设施。传统的基于视觉的目标的跟踪系统使用的镜头通常视角较小,当观测大角度范围
针对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量大、查询不准确、深度不够等问题,本文采用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和电子商务服务相结合的新的服务模式,设计了一个电子商务垂直搜索引擎系统。论文重点研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是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强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
论文在比较了国内外远程医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远程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模块化技术构建远程医疗系统平台的思路。在对模块抽象划分的方法上,论文借鉴了
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复杂,人机交互界面在软件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一个软件产品的功能、使用以及推广。本文研究了人机交互界面的类型、设计原则以及
情绪是与各种感觉、思维和行为相关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状态。它支配着主观个体的感受,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机器能够感知用户的喜怒哀乐,是发展智能系统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电力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大大小小数量众多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各自为战”,数据孤岛和信息孤岛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何对这些系统进行整合是目前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采用新一代的软件体系结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深入研究了SOA的先进架构理念、设计原理及实现技术等。对多层体系结构的WEB应用系统及基于SOA的WEB应用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真实感图形绘制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逼真的光照效果是计算机真实感图形绘制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其中材质光照属性的精确设定是其中的关键问题。目前能很好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