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增碳措施对绿洲滴灌农田地力及化学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合理的增碳措施是提高绿洲滴灌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肥力的最佳途径。本研究在新疆覆膜节水滴灌技术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的增碳措施与化学肥料搭配施用,研究滴灌条件下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肥力对不同增碳措施的响应,为滴灌条件下土壤有机质提高和地力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在施氮水平一致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对照(CK)、化肥(100%NP)、秸秆还田(CS)、精制有机肥(OF)、有机无机复合肥(OICF)以及秸秆还田分别与精制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混施8个措施,连续两年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肥力、土壤物理化学肥力、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化学肥料利用率等对不同增碳措施的响应。【主要结果】(1)不同增碳措施较单施化肥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加了0.44~2.19 g/kg(2013)和0.07~2.08g/kg(2014);2013年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增加了0.07~0.82 g/kg,2014年增加了0.26~2.00 g/kg,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可利用程度。(2)不同增碳措施较单施化肥微生物量碳氮含量2013年增加了23.6~118.5mg/kg和3.1~27.6 mg/kg,2014年增加了33.0~184.6 mg/kg和4.0~37.8 mg/kg,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值,提高了土壤基础呼吸和微生物呼吸商。(3)不同的增碳措施较单施化肥土壤容重降低了0.01~0.07 g/cm3(2013)和0.03~0.15 g/cm3(2014),提高了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大团聚体含量。(4)不同的增碳措施较单施化肥降低了土壤pH,2013年土壤全氮、速效磷、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了0.01~0.08 g/kg、0.91~3.15 mg/kg和7.05~17.5 cmol/kg,2014年增加了0.01~0.08 g/kg、0.07~8.29mg/kg和9.76~27.7 cmol/kg。(5)不同增碳措施较单施化肥提高了植株干物质量、产量,2013年分别增加了2 600~5 000 kg/ha和170~820 kg/ha,2014年增加了2 800~6 400 kg/ha和70~2 980 kg/ha,提高了玉米对氮、磷的吸收,提高了化学氮肥、磷肥的利用率、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收获指数。【结论】(1)不同增碳措施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可利用程度。提高了土壤基础呼吸、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呼吸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值。(2)不同的增碳措施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大团聚体含量。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磷、阳离子交换量。(3)不同的增碳措施促进了玉米生长和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提高了植株干物质量、产量、收获指数,提高了化学肥料的利用效率。(4)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施对改善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肥力、微生物学肥力,提高玉米干物质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效果优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与化学肥料配施,优于秸秆还田与化学肥料配施。6 000 kg/ha有机肥和6 000 kg/ha秸秆配施化学肥料的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数据质量标准是目前国际标准化的一个新领域,ISO 8000系列标准是一个新出现的有关数据质量的国际标准.文章简单描述了ISO 8000系列标准的主要组成以及和ISO 9000标准的关系;
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湖南省3个国家级稻田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壤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不同碳形态的含量以及土
人—机—环境系统是把人、机、环境作为产品系统中的要素,从总体角度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和控制。人—机—环境系统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将改变以往产品分散、孤立的研究局面,
期刊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期望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然而,部分同学由于考试时心情过度紧张、答题粗心大意、没有注意解题方法和步骤等,往往会导致考试成绩差,有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