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西药取效快捷,但副作用大,远期效果差,易产生耐药。导师李坤寅教授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中医药治疗痛经疗效确切,同时作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欧阳惠卿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系统整理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常用方药,并认为痛经以“血瘀”为本,创制了化瘀止痛方,全方以化瘀止痛为主,并佐以理气止痛、缓急止痛、消癥散结,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前期临床研究[2]发现化瘀止痛方能明显减轻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总有效率达90%。研究目的观察减味化瘀止痛方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用药前后的痛经强度及持续时间、月经情况等,以探讨减味化瘀止痛方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淮的来自于2010.1-2011.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香港私立诊所就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患者32例,于经前7日开始服用减味化瘀止痛方,连续一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痛经、月经量、质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病例32例,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43岁,平均年龄29.81岁,其中21-30岁,17例,占总病例数的53.1%。2.原发性痛经患者经减味化瘀止痛方治疗后:1)痛经改善情况: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2)研究发现观察病例中月经周期规律者28例,占总病例数的87.5%;3)月经量改善情况:经量少9例,经量多10例,经量正常13例;治疗后经量少7例,经量多0例,经量正常25例;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328,P<0.01)4)经色的改善情况:经色深红/黯红24例,占总病例数的75.00%,经色鲜红8例,占总病例数的25.00%;治疗后:经色深红/黯红8例,占总病例数的25.00%,经色鲜红24例,占总病例数的75.00%;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6.00,P<0.01)。5)经血伴血块的改善情况,治疗前有血块29例,占总病例数的90.62%;治疗后有经血块3例,占总病例数的9.38%。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36.14,P<0.01)结论1.原发性痛经的好发年龄为21-30岁,以青年女性为多见。2.减味化瘀止痛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痛经,值得推广。3.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月经周期规律。4.减味化瘀止痛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对其次症疗效显著,治疗3个周期后,月经量、色及月经伴血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