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而这一问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这都无疑是抛给执政者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对于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来说,收入分配问题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论文首先对目前研究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整理,然后对主要变量,尤其是交通变量是如何影响中国整体基尼系数、中国城市地区基尼系数、以及中国农村地区基尼系数的进行了分析。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首先梳理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重点描述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解释,主要采用了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并且通过宏观经济模型--拓展的索罗模型与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的展开来搭建交通基础设施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间的理论联系。沿着拓展的索罗模型的构建思路,通过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引入两种类型的资本变量,一个是公共资本变量,一个是私人资本变量,来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其中,又将公共资本模型再分解为两个变量,一个是交通基础设施资本变量,一个是非交通基础设施资本变量,最终建立起交通基础设施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间的数理关系。实证研究方面分为两部分。首先运用邹检验对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做交通基础设施是否能给当地经济带来结构性变化的检验,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对于不同经济基础地区的影响。第二部分,也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利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分别对中国整体(Gini).农村地区(Gr)、城市地区(Gu)收入分配差距及城乡收入差距(Gr-Gu)问题做分析(共四个研究主体)。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在研究模型中引入了共18个变量,总体上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口统计变量,第二类是交通变量,第三类是经济指标变量。通过对数据做多元共线性分析,用VIF指标筛选出最终仍需留在模型中的变量。根据实证数据,结合变量相对重要性值,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最终得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减少中国整体、农村、城市收入分配差距均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同交通方式的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尽相同,决策者需要给予交通基础设施及服务调节收入再分配在欠发达地区及低收入人群较多地区的作用给予更多关注,以最大限度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在这一问题上能发挥的作用。图16幅,表12个,参考文献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