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V不C”结构的语法化研究,前人往往只研究其产生能性意义的语法化过程和原因,也有学者对“V不C”词汇化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和分析。本文则更详细描写了“V不C”结构在北方方言中语法化的过程,表现形式以及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并对“V不C”结构语法化的最高形式“V不C”式语气副词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本文阐述了“V不C”式语气副词在北方方言中的分布种类和特点,详细介绍了河北方言中“V不C”式语气副词的地域分布和句式分布,总结归纳了“V不C”式语气副词由“V不C”式述补结构发展而来的动因和机制。文章的绪论部分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前人对于语气副词和“V不C”结构以及“V不C”式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着重介绍了“V不C”结构从“V不C”式述补结构语法化为“V不C”式词的过程,并详细描写了存在于北方方言中的“V不C”式词的种类和特点。第二章以“V不C”式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方方言中“V不C”式语气副词的数量和内部分类,指出“V不C”式语气副词更容易成为与动作实现的可能性有关的“评价”和“推测”类语气副词。本章重点描写“V不C”式语气副词在河北方言中的分布特点:“V不C”式语气副词存在数目多,地域分布广,使用频率高等特点,而且在河北方言的不同方言片存在着分布差异。第三章分析了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不C”可以语法化为“V不C”式语气副词的语义基础和句法基础:语义上,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不C”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人对句子内容进行主观推测的可能含义,这种语义特征是“V不C”式语气副词产生的关键原因。句法上,有的“V不C”式动词位于特殊的动宾结构中,有的则常出现在假设复句中,这使“V不C”式词具有了成为句子状语的可能性。随着主观性在句子的表达上的增强,“V不C”结构逐渐由典型的能性述补结构语法化为语气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