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影响动物肌肉、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但自然存在的IGF-1基因5’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鸡早期生长和产肉性能,至今未见综合报道。为此,以150只非同胞新扬州鸡为材料,采用PCR-RFLP法检测了IGF-1基因5’非编码区基因多态性,测定了各基因型个体0~12周龄体重和体尺的生长速度、12周龄屠体组成和主要肉质情况、血清IGF-1和相关激素浓度、肌肉IGF-1mRNA的丰度。并运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方法分析了基因变异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初步探索了此基因变异影响表型性状的途径。结果显示: 1、新扬州鸡IGF-1基因5’非编码区PCR产物经Pst1酶切后出现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16%,+/-基因型频率为45.33%,+/+基因型频率为38.67%。 2、在0~12周龄内,Pst1“-”等位基因,对体重生长和体形指数(体重和胫长或胸骨长的比)呈显著的正向效应(p<0.05=,使鸡的体格朝向体重大、胫骨和胸骨相对短的肉用方向发展,而Pst1“+”等位基因相反:无论公母都有-/-基因型鸡平均体重高于+/+基因型鸡的趋势。且公、母合并分析4、8、10、12周龄都差异显著(p<0.05);体重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量以及胫长累积生量的变化趋势与体重累积生长量一致,但是10~12周龄时-/-基因型鸡胫长的平均绝对生长量显著低于+/+基因型(p=0.03)。所以12周龄的胫长指数-/-基因型鸡极显著高于+/+基因型鸡 (p=0.01)。 3、基因型对大多数内脏生长的效应不显著,12周龄各内脏重的最小二乘均数仅肝重率-/-基因型显著低于+/+基因型(p<0.05)。 4、基因型效应呈现性别差异、组织差异和发育变化的特点:在公鸡中,体重和胸骨长的累积生长量的最小二乘均数都有-/-≥+/-≥+/+的趋势,而在母鸡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