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在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y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肋间神经阻滞是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神经阻滞麻醉,在国内应用较广,常用于胸腹部手术的麻醉、术后镇痛和门诊疼痛治疗。穿刺点的正确定位是阻滞成功的关键,传统盲法穿刺主要依靠体表解剖标志的定位。随着超声技术的引入,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技术也逐渐推广,我们希望找出超声下定位的一个新方法,同时将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与传统盲法阻滞就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方面做个对比,明确两者各自的优缺点。  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45例患者,先拍摄胸部增强CT扫描片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按性别分为男、女性两组。在出现第1肋的断层片上标记腋中线与第1肋  相交处的点为A点,在出现胸上动脉的断层片上标记胸上动脉与腋中线的交点记为B点,进而测定AB两点间距离,记为AB。B点在第1肋平面以上(头侧)记正数,B点在第1肋平面以下(尾侧)记为负数。  以上45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侧卧于手术床,侧卧位上侧手臂取抱头姿势。将超声探头置于与肋骨走行方向垂直的位置,沿腋中线从腋窝向足侧移行,依次看到锁骨、第1、2、3、4、5肋和相应的肋间隙,以及其间的胸膜。依次在超声下量取第1肋和第1肋间隙的宽度,第3、4、5肋间隙胸膜到皮肤的垂直距离。每个数据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第1肋和第1肋间隙的宽度为W1和W2,记录第3、4、5肋间隙胸膜到皮肤的垂直距离为D3、D4、D5。  第二部分:选择择期行单侧乳房良性肿块切除术且手术范围位于T3-  5、腋前线与胸骨旁线区域内的患者共60例,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U组患者都使用超声引导平面外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都在盲法肋间神经阻滞下完成麻醉。T3-  5每个肋间注入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3ml。在患者患侧胸壁人为的划出三条线,分别为腋前线(x线)、锁骨中线(y线)、经过锁骨中线和前正中线两者之间垂线中点的平行线(z线)。以上三条线与第3肋间、第4肋间、第5肋间相交的点分别为T3x、T3y、T3z、T4x、T4y、T4z、T5x、T5y、T5z。穿刺完成后每隔1分钟采用16G针尖测试以上9个观察点的阻滞效果,阻滞效果分为0级和1级:0级,感觉无减退或痛觉稍减退;1级,痛觉消失。观察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操作结束至首次出现T5x观察点痛觉减退的时间)、完善时间(连续两次测试疼痛效果无变化时前次测试的时间)、切皮即刻及术毕视觉模拟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患者在术中感觉疼痛不适则由术者追加一定量的局麻药(0.5%利多卡因),同时记录患者需追加局麻药的量。记录两组患者注药酸痛不适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第一部分:两组中各1例患者的胸上动脉与腋中线的交点无法在CT上找到。AB与两组全部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无相关性(P>0.05),W1、W2、D3、D4、D5与两组全部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均存在相关性(P<0.05),且AB(1.51±5.73mm)远小于W1(1.48±0.26cm)、W2(1.78±0.16cm)。  第二部分:全部60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乳房肿块切除手术。两组患者的HR和M AP术前、术中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U  组的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5);U组切皮即刻VAS评分和术毕VAS评分都低于B组(P<0.05);U组术中追加局麻药的量明显少于B组(P<0.05)。U组有8例患者主诉注药酸痛,B组有4例(P>0.05);U组有2例患者主诉麻醉后头晕、舌麻,B组有1例患者主诉麻醉后头晕,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有1例气胸发生,U组没有气胸发生,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腋中线水平胸上动脉与第1肋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指导超声下第1肋骨定位有较好的价值。第3、4、5肋间隙胸膜到皮肤的平均垂直深度的测量可以作为临床上盲法肋间神经阻滞穿刺深度的依据。  超声引导平面外肋间神经阻滞比盲法肋间神经阻滞起效快,术中术后VAS评分更低,术中需要追加的局麻药少,穿刺相关并发症更少,更加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推广学习。
其他文献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一组具有临床亚型的遗传性致盲眼底病,在大多数种族中的
目的:  探讨胃癌No.12、No.13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巩固和深化胃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间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9例行胃癌D2根治术并
目的观察ICAM-1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和分布及其介导的白细胞粘附情况,应用辛伐他汀和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进行早期干预,探讨药物干预对DR可能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的常见疾病。美国每年约有4百万人患社区获得性肺炎,其中15000人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30亿美元,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的:  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汉族与蒙古族甲状腺结节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发病情况,观察6082例体检者甲状腺彩超结果,探讨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情况,以及与年龄、性别、种族间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