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泰达境外园区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60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简称IMC)诞生于美国,这一理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广告和管理的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以后,应用于中国经济的诸多领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融合发展,中国境外经济合作区,已成为跨国经济合作以及国际产能转移重要平台和载体。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广泛应用于境外经济合作区,不仅可以塑造品牌价值,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更为树立国家形象提供支持。中非泰达境外园区是商务部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十余年的创造发展历程中,逐步探索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境外经济合作区的实践应用,并积累大量经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整合营销传播文献的搜集、整理,并从中汲取重要信息,试图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出发,研究中非泰达境外园区品牌从建立到成长,并逐步获得国内外市场信任与认可的发展过程。本文基于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舒尔茨所创立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首先通过传播本体与受众客体进行定位研究,分析境外合作区应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其次,建立以目标客群为中心、有明确的品牌定位、以统一的形象面对目标客群,综合运用多种营销传播手段、重视渠道与终端等。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中的各种具体策略,如创建立体包装模式、国内外形象迁移、通过公关关系与社会资源的有效衔接,形成独树一帜的品牌体系。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中非泰达境外园区的整合营销传播案例收集、汇总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归纳与复盘评估。经过调研评估,可以明确地认识到境外产业园区与投资主体国存在强烈地印象关联,中非泰达境外合作区与园区企业需求进一步增强合作联动,才能确立良性的“中国印象”的品牌聚合效应。与此同时,在地域认知范围上和跨文化传播方面,需要逐步改良营销策略,从而适应跨国营销的业界课题。未来实践中,建议中非泰达境外园区尝试发展多元化战略下的母子营销战略,完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品牌传播,并融合新媒体技术,激活互联网媒体矩阵,形成以“数字营销传播”(DMC)驱动整合营销的新模式。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媒介策略、园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的品牌区隔策略以期指导中非泰达境外园区协调内外资源,提高在海外的抗风险能力,减少跨国品牌传播的障碍,提升品牌综合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No.253淋巴结转移对直肠癌、乙状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分析No.253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
棉包不锈钢丝纤维织物系采用一种特殊的纺纱工艺,在超微细不锈钢芯丝外面包覆棉纤维制成包芯纱或线,再经织制而成。针对该织物独特的性能制订染整各工序的工艺条件,提出具体注意
川藏铁路拉林段某隧道因构造应力及埋深大,导致施工中岩爆频发,严重危害工人及设备安全。以此为研究背景,采用爆破卸压的方式进行了超前预应力释放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