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对生产、生活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恶臭气体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多,促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逐渐演变成位于城市的腹地,污水处理过程中排放的恶臭气体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恶臭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其主要恶臭成分为硫化氢。因此,研究硫化氢的去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首先考察了环境因素对生物反应器脱臭效能的影响。认为当脱硫温度高于20℃,循环液为中性或弱酸性时,生物反应器对硫化氢的去除效果最好。
随后对反应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硫化氢的去除率随着进气浓度的加大而降低,当进气浓度提高到1050mg/m<3>时,硫化氢的去除率可达到94%,说明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好的脱臭效能;在进气浓度一定时,认为气体的最佳进气流量应在0.2~0.3m<3>/h之间;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硫化氢气体浓度的瞬间变化,该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从微生物利用营养物质的角度出发,以COD做为碳源的监控指标,研究了微生物降解硫化氢过程中碳源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异养菌与自养菌共存的脱臭系统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有机物,以维持异养菌的生命活动。同时对填料上和循环液中不同物质的转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硫化氢最终均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这也是导致循环液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从生物反应器中分离筛选出5株异养脱臭菌,经过生理生化鉴定表明,这5株菌分别为微球菌属、黄单胞菌属、副球菌属、邻单胞菌属、肠细菌属。并从中挑选出脱臭效果好的3株菌;同时筛选出1株自养菌,经鉴定,该菌为无色硫细菌中的硫杆菌属,其单菌去除硫化物的效果达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