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1的耐药逆转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1的耐药逆转作用以及其耐药逆转机制。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细胞株KB-MRP1的抑制率,确定其非细胞毒性浓度。用MTT法分别检测阿霉素(adriamycin ADM)、依立替康(camptothecin-11CPT-11)、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CR)、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对细胞株KB-3-1、KB-MRP1以及使用槲皮素处理前后的KB-MRP1的半数抑制(IC50),计算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指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使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前后KB-3-1、KB-MRP1细胞内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浓度相关的荧光强度的改变情况以及加入槲皮素前后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MRP1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素对KB-MRP1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终浓度为0~40μmol/L的槲皮素对KB-MRP1无明显细胞毒作用。KB-MRP1对ADM、VCR、CPT-11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CTX无明显耐药。使用20μmol/L槲皮素处理后KB-MRP1对ADM、CPT-11、VCR的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相关的荧光强度增强。当槲皮素的浓度提高至40μmol/L时,KB-MRP1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程度提高更明显.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经槲皮素处理后KB-MRP1细胞MRP1表达明显下降。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槲皮素对KB-MRP1细胞株出现G0/G1期阻滞,经20、40μmol/L槲皮素48、72作用后的KB-MRP1细胞株其S期,G2+M期的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结论槲皮素可以逆转KB-MRP1的多药耐药,逆转效果与剂量相关,逆转机制可能与MRP1的表达下调,增强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有关。未经槲皮素作用的KB-MPP1的细胞株处于增殖活跃期,槲皮素处理后KB-MRP1细胞株出现G0/G1期阻滞,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这种阻滞愈加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应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进行真菌菌型鉴定的方法。方法 用任意引物OPAA11(5′ ACCC GACCTG 3′)和引物OPD18(5′ GAGAGCCAAC 3′)对一些常见真菌进行了任意引物
分析汀江洪水组成,研究棉花滩水库中小洪水调度方法,缓解闽粤省际间防洪矛盾。基于水库调度规则,结合降雨径流预报和调洪演算方法,提出洪水调度预泄和控泄方案,考虑洪水预报
钙钛矿CH3NH3PbX3(MAPbX3)具有可溶液加工、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组成可调、宽达800 nm的吸收光谱、极好的吸光系数、非常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单晶约为66 cm2V-1 S-1)、低的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解毒方对诱发性大鼠肝癌形成,以及对肝癌组织c-myc、p16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作用及其机理,以期为临床运用健脾疏肝解毒方防治肝癌,特别是早期肝癌提
对分课堂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权责对分"为核心理念,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阶段,即讲授、吸收和讨论。对分课堂将课堂时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等分配,其中一
研究背景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可以来源于多种神经外胚层间质细胞,甚至实质细胞,发病率高,且以恶性者多见,传统手术难以根除,常随复发其恶性度不断增高,导致大量
2010年9月27-28日,广东大厦英才荟萃,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省长与专家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会议现场,决策咨询的各路精英荟萃欢聚,智者谋士际会云
目前,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能大量减少矿物燃料燃烧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但是在冬季室内温度较低时,空气源热泵表面易结霜冻
以平贝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组培平贝母培养过程中培养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各培养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形成小鳞茎后酶带比较稳定
上海区域化团建工作起步于2005年,在市委提出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思路的背景下,团市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实践区域化团建工作。2011年,在总结世博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