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湿敏膜及光纤F-P相对湿度传感器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q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工农业、环保、建筑、石油化工、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湿度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湿度监测方法中,由于光纤F-P相对湿度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点,一直被研究学者青睐和重视,其湿度传感器的核心是对水分子具有特异性吸附作用的湿度敏感膜,它的吸附性能、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质直接决定了传感器的性能。因此,选择具有良好光学性质和吸附性能的湿度敏感膜,对于研发出高灵敏度、长寿命、快速响应、低成本、大量程和宽温度范围的光纤F-P相对湿度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湿度敏感膜光学性质及法布里-珀罗(F-P)传感理论的数值模拟。探讨了湿度敏感膜吸附水分子后,复合折射率的计算原则;阐述了湿度敏感膜与水分子组成的固-气热力学系统,达到平衡时的吸附模型;模拟了干涉谱中相邻极值波长差值与初始膜厚、条纹对比度与敏感膜折射率的关系。(2)掺杂的聚酰亚胺敏感膜(PI)的制备及表征。利用匀胶机,将纯PAA、PI+LiCl和PI+CH3OH分别在盖玻片上旋涂成膜,并于220℃下烧结;借助FI-IR、AFM、光学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3)掺杂的PI光纤F-P相对湿度传感器研究及吸附模型的判定。利用拼接法,在线制备单层结构的F-P传感腔;讨论了纯PI的初始膜厚与灵敏度的关系;采用波长调制型的光纤F-P湿度传感装置来探究掺杂的PI的湿度响应和判定其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在2095%RH范围内,3种传感探头(纯PI、PI+LiCl和PI+CH3OH)的湿敏特性拟合曲线呈线性和低湿滞,其灵敏度依次为0.095nm/%RH、0.164 nm/%RH、0.100 nm/%RH;低温度敏感性及良好的重复稳定性。另外,PI敏感膜对水分子的吸附模型属于Langmuir模型。(4)采用PI/Nafion多层膜结构来研究Nafion敏感膜的湿度响应。模拟了基于Nafion、PI/Nafion和PI/Nafion/PI三种膜结构的F-P传感探头所产生的干涉谱,分析了它们干涉谱中条纹对比度的差异;采用旋涂和流延法来制备双层、三层膜结构的复合膜;利用拼接法,在线制备其F-P湿度传感探头;采用波长调制型的光纤F-P传感装置来探究Nafion敏感膜的湿度响应。实验结果显示,在3090%RH范围内,传感探头PI/Nafion的湿敏特性曲线采用二次函数拟合,其极值波长共漂移了91.68 nm;传感探头PI/Nafion/PI的湿敏特性拟合曲线为线性,但极值波长只漂移了6.32 nm,灵敏度仅为0.096 nm/%RH。
其他文献
近年来,得益于信息、材料、微加工技术等多学科的发展,光纤传感器的种类越来越多,许多基于智能敏感材料的光纤微型结构传感器被提出来,极大丰富了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与传
吸收和散射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在细胞悬浮液、生物组织、血液、食品、农作物、土壤、环境污水等混浊材料中,材料对光具有较强的光散射特性;同时材料的分子结构差
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利用声表面波技术,将所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我们需要的电信号。由于SAW的绝大部分能量集中在基底表面,故该传感器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具有非常好的灵敏度。细菌纤维素(BC)由超细的丝状纤维相互交织形成发达的超精细网状结构,且表面含有大量的孔隙及羟基基团,非常适用于作为传感器的敏感膜材料。本文研究了基于BC敏感膜的湿敏性能及其特定结构用以改善聚乙烯亚胺(PEI)对甲醛气体的气敏性能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一般以振动信号作为研究载体,传统的做法是先降低信号的噪声,然后进行时频分析,提取信号特征,与已知的故障特征进行匹配,来判断机械设备是否发生故障。而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海量的振动信号让人为的故障识别变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必须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来代替人们实现故障诊断。如何结合先进的信号降噪、特征提取技术以及优秀的机器学习算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会通过对信号的降噪技术、信号的
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迎来了爆炸式增长,社交媒体已然成为存储用户信息的庞大数据库。社交媒体用户识别是指对用户的账号信息、属性信息、心理状况和行
上海容易受到极端台风风暴潮、极端降雨、上游来水等事件的影响,极易发生洪涝灾害,一旦“两碰头”或“多碰头”事件发生,将对上海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微纳光纤因其体积小,光传输损耗低,消逝场强,易于集成,容易制造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光学吸收光谱是生物和化学传感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方法。本文将微纳光纤与光学吸收光谱结合,检测溶液中的低浓度物质,并且从微纳光纤吸收传感机理和检测系统的稳定性两个方面着重展开讨论。微纳光纤吸收光谱传感器在之前已有报道,但是传统的比尔-朗伯定律无法解释两个微纳光纤吸收增强的两个实验现象:1.微纳光纤吸收传感器光吸收与被检
在Web2.0环境下,大部分人每天都会进行网络信息浏览、检索和社会交互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在无目的和预期的情况下意外地遇到有趣或有用的、能满足自己或他人信息需求的信息的行为,即信息偶遇。对于信息偶遇以及信息偶遇后的学习环节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虽然已有学者对信息偶遇与学习进行了研究,但是文献总量较少,对偶遇后续环节的研究较少,而基于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公司将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制定不同的战略规划予以应对。受政府市场调控政策和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获利空间在不断减缩,部分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甚至因无法及时回收投资资金而破产倒闭。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众多房地产公司纷纷选择战略转型。在房地产行业的总体困境及自身长远增长性发展需要的驱动下,M公
生物制氢由于其干净清洁、成本低从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一些生物细胞体内存在氢化酶,可以还原质子氢产生氢气。然而,氢化酶非常容易失活,且随着细胞的凋亡,不能继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