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法从水溶液中提取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82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氨基青霉烷酸(6-APA)是由天然青霉素G经过酶裂解断开侧链而获得的青霉素母核,是生产半合成青霉素的重要中间体。设法让6-APA上的氨基(-NH2)接上不同的侧链,就可以合成不同种类的半合成青霉素。从青霉素G的裂解液中提取、分离和纯化6-APA,是整个6-APA生产工艺中极为关键的步骤。传统提取工艺采用溶剂萃取法。萃取法的溶剂用量大,回收困难;还因在酸性条件下6-APA会快速分解而严重损失,降低收率。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用树脂法来提取6-APA。本研究包含树脂的筛选、树脂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研究、解吸剂的筛选、解吸剂的解吸行为研究以及6-APA与PAA的分离等项内容,对每项实验结果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同时建立了适合本实验体系的数学模型。 首先,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对6-APA吸附率高达95%以上的三种弱碱性树脂:IRA67树脂、D301树脂和330树脂。从吸附等温线和线性回归上验证了树脂的吸附很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IRA67树脂、D301树脂和330树脂的Langmuir等温式分别为Q=C/(0.3221+0.0136C)、Q=C/(0.0025+0.0085C)、Q=C/(0.0034+0.005C)。其次,通过静态解吸实验,筛选出两种良好的解吸剂:20%乙醇、20%异丙醇。通过动态解吸实验,进一步说明20%乙醇和20%异丙醇的解吸速率快,洗脱集中,液相的6-APA分配系数大。以D301树脂为吸附剂,20%异丙醇为解吸剂,6-APA的总收率可达86.8%。与溶剂萃取工艺(6-APA收率80%)相比,树脂法的收率高出6.8个百分点。由于所采用的解吸剂用量较少,解吸液中6-APA的浓度可高达5.1mg/ml(相当于1,3515个效价单位),从而可以简化6-APA结晶前的浓缩工序。再次, 厦门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6-APA与MA的分离实验,发现以IRA67树脂为吸附剂,20%乙醇为解吸剂对 6-APA和 PAA能够有效地进行分离。最后,结合考虑内扩散、界面吸附及外扩散传质的全过程,建立了符合本研究体系的数学模型,搅拌状态下的全过 ,=II,、,Dt程吸附方程为:q=q。一6q。Z一eXp卜… 厂·7 l, ‘2(nz)““I””R广 l固定床的模型为: CIL o r,_t..压__,___、11A——=一+一【_CXD卜yXH。《人V】ISlflk穴力厂一w.rr,《人Vll——。 。’h“‘WL J““““l\““,”IJ““““l—””“I—““2 \”“,”ifcnL E”A“0—““”“
其他文献
新课改以来,在教材的编排内容有较大的变化,变为专题式体例,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割裂开来,经济史的地位较之前提升,但是带来的教学难题也比较多,所以经济史专题教
油茶是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南方,油茶已逐渐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油茶的产量一直以来都受制于油茶害虫的侵害。因此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日益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和创新模式。价值的发现、
积极主动地认识网络、驾驭网络、运用网络,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当前必须研究的新课题。
“企业风险管理”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受到重视,同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也逐渐走向经营和管理者的视野之中。我国大多数企业
在日常检案中经常遇到微量的生物检材,由于重视不够,提取不当,检验效果不甚理想.为了充分发挥微量生物检材的作用,更好的为侦察破案服务,笔者对部分微量生物检材进行了PCR-ST
基于"接经"概念的广义性,根据"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理论,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归纳和总结出大接经、表里接经、首尾接经、同名经接经、局部接经、经筋接经等一
一、项目背景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部与河北省接壤,南部与山西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南距大同120km;西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约150km,东距北京320km。是自治
美容牙科学是目前口腔健康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口腔粘接材料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美容牙科学的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粘接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口腔临床技术。本文结合笔者
以"通俗普及型"为基础推广资源型产品品牌,结合区域特点,发挥山东民间舞蹈资源的调配作用;以"产学结合型"为契机开发合作型产品品牌,利用校企优势,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