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洛神赋图》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洛神赋图》的创作背景出发,简述魏晋时期的美术概况从而引出主题。魏晋时期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作为东晋朝艺术的先驱者,顾恺之则扮演着导航的角色。《洛神赋图》即为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作,是诗画结合的杰出典范,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也几乎包含了魏晋时期普遍的美学特点。本文通过对顾恺之仅存的三篇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提到的美学观来全方位分析《洛神赋图》中人物,山水树木,鸟兽以及线条,设色、构图等的美学特点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其中重点谈到顾恺之的“传神论”和“迁想妙得”论在《洛神赋图》中的具体体现。在《论画》一文中他首次提到了“传神论”,“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魏晋时期,山水尚处在萌芽阶段,或多作为人物的陪衬出现,《洛神赋图》中的山水也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以作为画面的装饰或分隔画面的作用,但还是很具有稚拙的美感,其在山水方面的美学观可以在他的《画云台山记》中略知一二;花鸟动物在《洛神赋图》中多次出现,虽也多作为人物的陪衬,但造型已非常生动成熟,某些神鸟怪兽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活泼气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研究。《洛神赋图》中的用线多为典型的“春蚕吐丝”描,富有韧性质感强烈并充满变化;设色上也相当沉稳主动,色调统一,格调优雅,神秘而且唯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富有诗情画意;《论画》中还提到“置成布势”,《洛神赋图》在布局上采用了连续多幅画面表现一个完整情节的手法,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连环画,在构图上运用了卷轴的形式,便于阅览,完整且统一。《洛神赋图》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它的不朽在于不但记录了魏晋时期的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时代的美学思想,而且也让我们更清晰了魏晋之后中国古代绘画史整体的走向。
其他文献
柳宗元“统合儒释”思想不仅是学界所提及的“孝道”“性善”“礼律”等内容。事实上,柳氏“统合儒释”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佛家的主张与《易》《论语》相合之处很多,如“变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水平,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一氧化氮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0
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体检中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探讨中医体质干预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度健康体检者3700例,使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性别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尤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
<正>腓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发病率较低,文献报导相对较少,腓骨由于管径较小,同时腓骨上下段分别参与维持膝关节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骨髓炎症状反复发作,出现
目的探讨并评价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双联胶体金法(下简称:双联法)检测便隐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辅助诊断的可靠依据。方法评价双联法检测TF/Hb
<正>尊敬的各位同仁: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整形美容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整形美容分会学术年会(China Society of Mini
道德想象力既是包含社会考量的个体认知过程,又是多元辩证的社会过程。个体行为者的道德想象力未必能够直接产生富于道德想象力的结果,只有在不同立场间的矛盾博弈与辩证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正逐步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
本文从实现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角度,探讨医院开展绩效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对绩效考核前期准备、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结果评价等实施绩效管理的流程与环节的剖析,说明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