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中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政府在客观认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基础上,基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重大战略,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有效途径。村镇直接面向农村和农民,肩负着管理农村和引导农村发展的重任,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只有激发并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才会成功。引领农民这支主力军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是村镇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现行的村镇体系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它不仅没有正确地引领这支主力军,还出现损害主力军利益的现象,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从村镇的规模、职能、权力关系三方面探讨目前我国村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完善的措施,使村镇体系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决策者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包括: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界定相关概念;研究内容、研究依据、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问题。第二章:目前我国村镇体系的现状。包括:我国村镇体系的历史沿革及启示;选点说明;河南省西平县和四川省宝兴县的村镇体系现状及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我国村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章:统筹城乡发展对村镇体系的要求。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及意义;村镇组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统筹城乡发展对村镇体系的要求。第四章:部分发达国家的村镇体系建设及其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村镇体系建设及其统筹城乡发展经验;对我国村镇体系建设及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第五章: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村镇体系的完善措施。包括:完善村镇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本文主要观点);一是调整村镇行政区划,加大合乡并村力度,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明确村镇职能,促进职能转变,立足服务和公益,注重效率和效益;三是规范村镇权力关系,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确保依法行政和依法自治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突破了以往对村镇体系的研究侧重于村镇规划建设的定向思维,把村镇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从村镇的规模、职能和权力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