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核78Br中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核中的手征对称性破缺在核物理研究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手性原子核的存在最初是由S.Frauendorf和孟杰教授预言的,他们通过研究,指出存在着三轴形变的原子核在转动时可以展示出手性。实验上可以在手性原子核中观测到一对基于相同组态的△I=1的近简并转动带,人们称其为手征双重带。到目前为止,手征双重带已经在A~80,100,130,和190核区的30多个原子核中被观测到。最近,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的一些研究工作建议可以在同一个原子核中存在着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手征双重带,即多重手征带。多重手征带的实验证据也已经在133 Ce,103Rh和107Ag中被报道。TRS计算表明,78Br中基于πg9/2(?)vg9/2组态的转动带展示出明显的三轴形变,这样的三轴形变允许手征双重带的建立。此外,78Br的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3,质子和中子费米面在g9/2,J5/2和p3/2轨道附近。在这些轨道中,g9/2和p3/2轨道具有相反的宇称,它们之间的总角动量差值△j和轨道角动量差值△Z都是3h,满足这种条件的两条轨道之间存在着八极相互作用,这样的相互作用会驱动原子核出现八极关联,对应着空间反射对称性的破缺。因此,78Br中可能存在着手征对称性与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利用南非iThemba LABS国家实验室的加速器和探测器阵列,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70Zn(12C,1p3n)布居了奇奇核78Br的高自旋态,反应中选取的束流能量为60和65MeV。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78Br新的能级纲图,78Br已知的能级被推高到能量为9132.9keV的态,自旋宇称为Iπ=(20+)。纲图中增加了44条新的跃迁和21个新能级。当前工作在78Br中观测到了五条转动带结构,其中三条转动带是本工作新建立的。通过对转动带的实验特征进行分析以及与临近Br奇奇核同位素进行的系统学比较,将78Br中的两条正宇称带解释为建立在πg9/2(?)vg9/2组态的手征双重带,将78Br中的两条负宇称带解释为建立在πf5/2(?)v9g/2组态的手征双重带。这两对双带在78Br中形成了多重手征带。当前的工作结合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多维约束协变密度泛函方法和三轴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78Br中的两对近简并双带。理论计算很好的重现了78Br中两对近简并双带的实验信息,并显示78Br中的两对双带都有非平面转动,也因此支持多重手征带的指定。此外,当前工作还观测到了两对宇称相反的手征双重带之间的八条电偶极跃迁。E1跃迁的观测暗示着78Br中八极关联的存在。通过与存在八极关联的原子核125Ba和稳定八极形变原子核224Th的B(E1)/B(E2)和正负宇称转动带能量移动的对比,我们建议78Br中存在八极关联效应,且八极关联效应随自旋的增大而增强。78Br中的八极关联效应也被多维约束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宏观-微观方法对势能面计算结果所支持。本工作首次在核系统中发现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的联立自发破缺。
其他文献
级联H桥(Cascaded H-bridge,CHB)多电平逆变器由于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在光伏并网发电场合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一方面,因其组件级可关断、组件级MPPT以及多电平
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主办的《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封二、封三刊登了邯郸学院中文系博士杨德春副教授撰写的《荀子思想的地位与价值国际学术
在人机交互、智能监控等领域,人脸识别作为身份查验的关键技术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在现实环境中,光照、遮挡、表情和姿态等因素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脸识别准确率,使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余森海.关于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几点说明.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特辑1991∶3),对辽宁省铁岭
描述了85%过氧化氢分解气体驱动的四缸柱塞泵,泵重为400克、在出口压力近5MPa下可供水172mL/s.在压力和流量相当条件下,对采用该泵的气体发生器循环系统进行了测试.泵靠一小
期刊
四年前,王韩锁(时任邯郸学院党委书记)、康香阁(邯郸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两位先生精心推出了《学术名家访谈录》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以其丰赡、宏博、沉凝、新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