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偏倚来源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wa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EBM)要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结果在被采纳并推广之前,必须对其真实性进行严格的评价。但是,对于现有证据的评价通常只是建立在直觉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严谨的科学分析进行。目的: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建立评价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据级别影响因素的方法,给出不同的偏倚来源对结果造成混杂作用的严重程度的量化估计。方法:用于模拟完整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模型包含3个子模型:1、用于预测终点事件发生的量效关系子模型(基于文献报道的治疗效果对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进行建模);2、产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混杂因素的偏倚来源子模型,偏倚来源主要分为与患者相关或与研究者相关两大类,包括:安慰剂或反安慰剂作用、测量误差、伴随治疗效果、向均值回归效应、患者失访以及随机化分组过程;3、描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布的基线协变量子模型。结果:在引入偏倚来源后,所观察到的OR值与不含偏倚的真实OR值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幅度超过了20%。对于试验结果真实性影响最为关键的指标依次为:测量误差、安慰剂作用以及伴随治疗效果,而随机分组过程中的错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真实性。其他偏倚来源对结果真实性的影响则不明显。进行的所有敏感性分析均显示,各种偏倚来源对于研究结果造成的混杂作用的大小以及关键程度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过程中,偏倚来源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关键的混杂作用,不同偏倚来源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现有的证据级别评价工具中,通常只是针对随机分组、分配隐藏及盲法进行评价,缺少对测量误差、安慰剂作用等关键偏倚来源的评价手段。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对临床试验证据级别进行再评价。
其他文献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的消费量大大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成为了危
针对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中普遍反映的该课程难度较大、缺乏学习兴趣、及格率不高等现实问题,通过师生座谈、调查问卷、访谈学生、教师反思等方式对大学物理的
在当今的时代发展中,人民时刻都在为谋取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一些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星级酒店能够向好发展并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原因就是人民开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含无义突变位点荧光素酶的细胞株,用以筛选新的无义突变通读剂。  方法:  酶切质粒pGL4-WT和pGL4-MUT,得到野生型和无义突变荧光素酶编码cDNA,分别插
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