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D-SOD融合蛋白对顺铂所致细胞损伤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铂是最常使用的化疗药,能杀死多种肿瘤细胞,但顺铂同时又对多种器官具有毒副作用,尤其是肝脏。顺铂导致的肝脏毒性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顺铂引起的细胞内ROS量的增加是其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所构建的PTD-SOD融合蛋白能以活性蛋白的形式跨膜进入细胞内,清除细胞内多余的ROS,减轻氧化应激所致损伤。本课题分别建立了顺铂损伤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探讨了PTD-SOD融合蛋白对体外和体内顺铂损伤的防护效应。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顺铂会在肝细胞内诱导产生ROS,上调TNF-α、COX-2和细胞色素C的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人用重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II型(OH2)的生长曲线、表达的GM-CSF及其体内外溶瘤活性等生物学特性的稳定性及OH2的保存稳定性。为OH2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OH2于Vero细胞中连续传20代。采用细胞培养、病毒培养、TCID50滴度测定方法检测第四代(P4)、第十代(P10)、第二十代(P20)病毒的生长曲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及人红系白血病淋巴细胞(T
学位
研究目的:有研究表明外周嘌呤能信号在伤害性感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代谢型P2Y受体介导了嘌呤能信号的功能,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目的是研究代谢性P2Y受体激动剂三磷酸尿苷(UTP)增强初级感觉神经元酸敏感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通过电生理实验、行为学实验分别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对UTP增强初级感觉神经元酸敏感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UTP选择性激活大鼠背根神经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过氧化氢刺激小鼠脑片,建立离体脑片损伤模型,预先给予不同浓度二甲双胍进行干预,探讨二甲双胍对过氧化氢所致脑片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脑片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实验分组:选用SPF级昆明种小鼠172只,制备成脑片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低剂量组和药物高剂量组四组:四组分别在37℃通有饱和氧的正常人工脑脊液(normal 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uid,
学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细胞内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在体内主要以mTORC1和mTORC2两种形式存在,调控蛋白质合成、脂肪生成、能量代谢、自噬及细胞骨架等,广泛参与了机体生长、发育、衰老、代谢、免疫、肿瘤发生等过程。课题组前期的体外实验证实,激活自噬可明显减缓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老化;抑制自噬增加了成纤维细胞中p53、p21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生长停止和衰老,提示
学位
螺旋聚合物在手性分离、分子识别、不对称催化及光学液晶材料等方面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乙烯基螺旋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中,侧基的空间位阻及手性诱导对聚合物螺旋构象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合成具有合适结构的手性单体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具有光学活性的联萘衍生物是一类具有C2对称轴的手性化合物,其骨架上存在较多的修饰位点。含手性联萘侧基的螺旋乙烯基聚合物已在分子识别、不对称还原酮、不对称环氧化α
学位
目的:研究LKB1对大肠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影响的分子机制,探讨二甲双胍对LKB1-AMP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对突变或缺失的LKB1进行修补有望成为治疗大肠癌血管生成及转移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芯片中抑癌基因LKB1的表达趋势。通过体外培养大肠癌LoVo细胞,将人工合成的LKB1siRNA由LipofectamineTM2000介
学位
背景:肝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导致肿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肝癌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第二,且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此外,肝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发展迅速,易转移和复发,且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不到10%。所以当前应为肝癌的治疗寻找新的药物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近来有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如甲硫哒嗪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氯丙嗪与甲硫哒嗪同属吩噻嗪类药物,具有相同的药效基团,因此推断氯丙嗪可能具有
学位
目的:用高糖刺激原代心肌细胞来模拟糖尿病时持续的高血糖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用艾塞那肽处理后来观察高糖环境下的心肌细胞内的炎症因子水平,SIRT1、p-38、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艾塞那肽是否对高糖导致的心肌细胞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乳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实验分组:原代心肌细胞培养48h后,首度换液后,再培养至细胞80%-90%融合时,将细胞分为五组:正常组(含5.5
学位
溶出度是相对于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剂型来说,是在一定的溶出介质、温度、转速等条件下,药物溶出的程度和速度[1]。药物的溶出度实验不仅可以作为控制固体制剂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也能作为评价药物在体内潜释放和吸收的有效手段[2]。口服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在人体内经溶出崩解后,才可经过细胞膜来转运到身体各部位。如果药物不可以很好的在体内释放,纵然含量符合标准,仍达不到药物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保证
学位
本课题针对目前传统热原检测方法的不足,研究单核细胞激活试验方法(Monocyte-Activation Test,MAT)在单克隆抗体药物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更好地评价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安全性。本课题的工作如下:一、建立一种新的单核细胞激活试验。参照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eia,BP)及相关文献对5种单核细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