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纤维膜闪蒸过程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hcguo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给全球气候带来了灾难性影响,如何有效遏制以燃煤电厂为主的CO2排放在现阶段已显得迫在眉睫,传统CCS技术多采用醇胺吸收剂结合填料塔、板式塔等传统化工设备对CO2进行吸收捕集。但是传统碳捕集工艺中解吸能耗高、传质设备效率低、吸收剂性能差等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本课题组在此背景下开发了添加醇及酰胺的物理-化学复合吸收剂,该吸收剂具有高效低耗、解吸性能优良的特点。本研究以中空纤维膜闪蒸工艺为基础,对新型吸收剂与新型工艺结合的运行可行性进行系统研究,同时运用膜吸收-膜闪蒸工艺对吸收剂及膜过程运行稳定性进行长周期考察。中空纤维膜闪蒸工艺利用膜分散原理,将吸收剂分散成微米级小液滴,大大增加传质面积,有效提高传质效率。本研究详细考察了解吸温度、膜后侧真空度、解吸次数等操作条件对中空纤维膜闪蒸过程解吸性能的影响,比对了醇、酰胺等物理溶剂的加入对解吸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膜闪蒸工艺应用于高黏吸收剂解吸的可行性。除此之外,本文对物理-化学复合吸收剂在膜过程中的长周期运行进行了考察,为工业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吸温度80℃,膜后侧真空度40kPa的条件下,新型吸收剂1(含醇5)的解吸率、循环负载量、液相流量等分别为68.6%、0.486molCO2/mol醇胺、0.875g·s-1,要明显高于新型吸收剂2(含酰胺4)和MDEA吸收剂,同时新型吸收剂2各方面性能又要优于MDEA吸收剂。长周期实验考察结果显示,新型吸收剂1在运行23h时,醇5已挥发殆尽,而新型吸收剂2在运行至100h时,酰胺4浓度仍保持在32.2wt.%。
其他文献
介绍了换热网络优化设计方法和在全厂能量集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装置换热网络能量集成研究的发展现状。对有关研究进行了分类,分别比较了换热网络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多装置换
奥陶系是塔河油田的主要产层。构造演化及古构造研究认为,中下奥陶统在加里东Ⅱ幕期表现为一北东向较宽缓的鼻凸,高点在现今轮台断裂附近;海西早期构造轴向转为北北西,海西晚
湖泊沉积岩中的粘土矿物、泥岩和膏岩中的微量元素组成对沉积环境的水文变化很敏感,可以有效揭示湖平面的变化。封闭盐湖的沉积记录在垂向上以显著的岩性变化为特征,它们取决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早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及血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底水锥进是影响底水油藏直井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底水油藏的含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由于底水油藏含水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二者之间是一种非线性、不确定的复杂
大凡关于行政程序法的研究,基本上都涉及到该法的价值问题,然而何为行政程序法的价值目标,或者说,行政程序法的主要的价值应定位于什么,却是极不统一的.文章在考察了行政程序
通过对鲁西地区的野外地质踏勘,结合对济阳坳陷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对鲁西地区的伸展构造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其发育演化进行了地质建模。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
介绍了1500 m3液化天然气球罐设计要点,总结了利用球罐作为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优点及使用前景。
<正>我国社区卫生事业从1997年发展至今已逐渐被卫生界和社会所接受。其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来说一定要着力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满足老百
<正> 左思有《咏史》诗8首,胡曾有咏史诗150首。朱自清曾云:“咏史之作以古比今,左思是创始人。”胡曾的咏史诗作为唐诗顶峰之后的余波,虽无太高的思想和美学价值,但它们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