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嗜酸细胞性哮喘、非嗜酸细胞性哮喘及普通病毒感冒对照组等树突状细胞中TLR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κB和血浆中IL-6、IL-8水平的检测,以及对病毒感染诱发的非嗜酸细胞性哮喘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及对温化痰饮中药治疗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机制的观察。探讨TLR3、NF-κB、IL-6、IL-8与非嗜酸细胞性哮喘发病的关系,及温化痰饮法对非嗜酸细胞性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诱导痰检查,将哮喘患者分为嗜酸细胞性哮喘组(B组)30人和非嗜酸细胞性哮喘(C组)100人,同时普通感冒对照组(A组)30人。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1组)和实验组(C2组),每组50人。空腹静脉取血,用RT-PCR法检测树突状细胞中TLR3;EM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κB;ELISA法测血浆中IL-6、IL-8水平,并用以温化痰饮法干预其前后。实验组:给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温化痰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嗜酸性细胞哮喘组:给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正常对照组:病毒性感冒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统计学处理应用SAS8.0软件包,组间比较采用t-test程序进行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SNK(q)检验。全数据以(?)±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普通感冒对照组中,患者TLR3、NF-κB、IL-6、IL-8水平呈低表达。2.非嗜酸细胞性哮喘组中,患者TLR3、NF-κB、IL-6、IL-8水平,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嗜酸细胞性哮喘组与非嗜酸细胞性哮喘组的对照组,检查树突状细胞中TLR3、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κB及血浆中IL-6、IL-8的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嗜酸细胞性哮喘组、非嗜酸细胞性哮喘组的对照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LR3、NF-κB、IL-6 IL-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病毒感染后复制产生dsRNA,通过与TLR3结合,并促进其表达,活化NF-κB,上调血浆中IL-6、IL-8的水平,继而促进气道中中性粒细胞浸润,这一途径导致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发作。2、哮病是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温化痰法可以通过抑制非嗜酸细胞性哮喘一系列免疫反应,与吸入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等常用的抗哮喘药物联合作用能更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